第287章 兵法,虚实之道!(2/2)
“兵法,讲究的便是虚实结合!”
“如今大公子这路兵马或许真的是虚……可倘若大公子能够在战场上做到摧枯拉朽,一举攻占关中,并且打到许昌城下呢?”
“大公子!”
郭图语重心长道:“机会,是争取来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大公子将来,是要成为至尊的人!怎么能够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呢?”
袁谭瞬间恍然大悟!
是啊!
兵法之道,虚实变幻,哪里有那么多定数?
当年霍去病不过是领偏师出击,却能够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度功冠全军,封爵冠军!
难道当时,霍去病不是偏师?不是佯攻吗?
可当时天下,有谁能掩冠军锋芒?又有谁会说霍去病的功劳不够?
机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自己争取的!
倘若当年,袁绍、曹操不去反董,只畏惧于董卓兵势,他们还能成为今日虎踞一方的诸侯吗?
袁谭也是惭愧起来:“吾居然没有想通这点,却是有愧公则教导。”
郭图不敢居功。
“大公子天姿横溢,本就是袁门虎种。”
“可大公子从来都是自持兄长身份,不愿与三公子去争,去抢。反倒是三公子数次斗志满满,如此才让袁公愈发喜爱三公子,以为三公子更加类己。”
“如今大公子要做的,就是向袁公证明,自己才是最像他的人!”
“而一旦平定中原,击败曹操,大公子恐怕再没有如这般领兵攻伐一方的机会!所以我才说,此战,就是公子唯一的希望!”
“只要能够长驱直入,在袁公主力面前率先打到许昌,那世子之位,便是大公子囊中之物!”
袁谭此刻怦然心动!
不过袁谭还有疑虑——
“按照公则的计策,应该是攻下关中之后,再走武关从南阳抵达许昌?”
“不错!”
“关中如今已经是囊中之物,我并没有什么好担忧的。”
“可那南阳,毕竟是刘邈让给曹操的。而且距离襄阳也近,那刘邈难道不会出兵干扰吗?”
与河北其他人不同。
袁谭,是真的见识过荆、扬二州的繁华,也见识过刘邈麾下那些将领的实力。
上次在琅琊时,刘邈更是展现了其制度下恐怖的动员能力。
所以对曹操,袁谭并没有什么好忌惮的;可对于曾经击败并且生俘过自己的刘邈,袁谭始终都有点敬畏,担心刘邈会从中作梗。
郭图无奈的盯着袁谭。
怎么袁绍最大的优点袁谭没有继承,反而是继承了袁绍优柔寡断的特点?
其实,优柔寡断的另一个叫法,是计出万全、面面俱到。
之所以优柔,是因为思虑的太深,太多,总是觉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此迟迟不能决定,以至于到最后耽误了时机。
多谋而少断,便是这个原因。
郭图只得继续谏言——
“刘邈这样的人,虽然有些能耐,但其所作所为,早已自绝天下。”
“三长、均田,还有他在襄阳高台立下的誓言,注定了他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折腾,而不会让天下臣服于他。”
“别说是冀州、并州的世家豪族不喜欢他,哪怕是关中、中原的世家豪族,也同样不喜欢他。”
“他若是真的敢往北来,必然会遭到许多人的抵触。说不定等刘邈一来,百姓反而会主动投靠大公子,助长大公子的威势!”
自绝天下!
这就是郭图对刘邈的评价。
能够在江东完成变革,是因为恰好有无数前往江东的流民让刘邈有了支持。
能够攻下荆州,则完全是仗着舟船之利以及刘表这个“叛徒”。
所以在郭图眼中,刘邈能走到今天,多是取巧。
刘邈,不可能每次都这样走运。
尤其是越往中原走,越往北方走,世家势力便愈发根深蒂固。
而刘邈之前的行为政策,已经注定其与世家豪族水火不容。
刘邈若是敢领兵北上,反而会让当地的世家豪族应激,转而投向袁绍。
毕竟,落入袁绍手中,虽然可能会少许多利益……可世家错综复杂的关系,大抵不会做的太过狠绝,等到事后,大家肯定还是能够做朋友的嘛!
但落入刘邈手中,那可完全就是生不如死!
没错!就是生不如死!
刘邈,竟然敢让贵族老爷去种地!让读书人去劳作!这不是生不如死是什么?
基于这点,郭图并不认为刘邈出兵对袁谭是什么坏事。
保不准,本来还想故作矜持抵抗一下的世家豪族看到刘邈一来,大家都纷纷投降袁谭,以迎王师呢!
“而且……”
郭图笑道:“刘邈就算能够支援,又能支援多少?”
“大公子到时候麾下既有并州精锐、匈奴骑兵,还有马腾、韩遂麾下的西凉铁骑,难道还怕不能再广袤的平原上战胜他吗?”
袁谭听后,总算安心。
“既然如此,那此战自当一鼓作气,直捣许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