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你也配姓刘?(三更)(1/2)
第297章 你也配姓刘?(三更)
龙门渡西面,是巍峨高耸的龙门山。
这座高山与崤山那好歹有河谷可以通行的地方不同,那是完全的崇山峻岭,根本不能过人。
所以自古以来,在龙门渡驻扎的大军,从来都是只关心南面的军队,而对其余地方并无防备。
不过这次显然是个例外。
早在烧毁渡口前,周瑜就让太史慈和张辽领兵沿着洛河北上,绕开龙门山这些地方。
等往北走到甘泉,就有了可以往东,靠近大河的道路。
再从大河北面沿小道南下,就能够从龙门渡北面发动进攻。
只是毫无疑问,这条道路无比艰难,比之刘邈翻越崤山还要艰难数倍!
尤其是张辽麾下那支刚刚组建起来的重甲骑兵,更是严重拖慢了大军的行军速度。
所以周瑜在制订这个计划时,其实也是有些没谱。
可张辽却在周瑜面前立下军令状——
“刘骠骑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刘邈,可是直接将最为金贵的重甲骑兵交给张辽来统领!
如此之事,简直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别说重甲骑兵。
就连高顺训练出来的陷阵营,吕布在高顺离开后都没有将其交到张辽手上,反而是交到了自己的妻弟魏续手上!
得到如此信任,张辽如何能不感动?
“还请都督信我!”
“哪怕我张辽亲自背着那些装备,也一定会按时抵达龙门渡口!”
“若不能抵达,我张辽一定提头来见,以还主公之恩!”
周瑜思索片刻,还是答应了张辽的请求。
而张辽也果然是没有辜负周瑜的期望。
从关中走向甘泉倒是好走。
早在战国时,魏国就在此地设置雕阴邑,此后又称为秦之上郡,道路通畅。
到了先汉,出于对匈奴战事的需要,道路依旧时时有人保养。
后汉虽然此地多受羌人侵扰,但到底仍是中国蜀地,能够通往行人。
太史慈、张辽很快便抵达甘泉,可真正的难处,却在后面。
从甘泉到高奴的道路,已经尽数淹没在杂草丛生中。
众人甚至一度迷失方向,就连太史慈都有了退回关中的心思,却被张辽制止。
张辽因为出身边地,懂些胡语,所以直接率骑兵捣毁了一个羌人部落,要对方给自己带路。
这些羌人畏惧于张辽的威势,只能告知方向。
而张辽在俘获这些羌人后,便让他们留在军中,负责背上士卒的粮草辎重。
如此一来,便大大减轻了汉军士卒的负担,让部队可以轻装简行。
有了这些羌人的帮助,太史慈和张辽终于是来到了高奴。
走到高奴,道路就又好走了许多。
延河从此地滚滚东去,注入大河。
只要沿着河流前进,自然就能抵达龙门渡口!
将士团结一心,也终于是和刘邈一样,一天不早,一天不迟,在合适的时间赶到龙门渡。
当听说袁谭已经兵败蜷缩在此地,张辽也是叹服:“都督之智,天下无出其右!”
张辽在吕布麾下,已经有太长时间没有打过这么有脑子的仗了!
跟着吕布无脑冲锋虽然也是热血沸腾,但这样调度有方,能够在战场上取得最大战果的方式,毫无疑问也是使人兴奋!
太史慈看出张辽此时急于建功立业的心思,当即大笑。
“我为文远做掩护!文远稍后,只管冲锋便是!”
张辽朝太史慈拱手道谢,一切都不在不言中!
太史慈率领步卒上前作战,匈奴骑兵虽然被忽然出现的太史慈吓了一大跳,但看到太史慈一方毕竟是步卒,心中还是稍安,立即上前与太史慈战在一起。
可就在场面逐渐焦灼的时候,北方却又传出轰鸣!
这轰鸣声好似龙吟!引得匈奴骑兵纷纷朝大河看去:“莫不是河崩了不成?”
但大河之水虽然汹涌,却并没有骤然发怒,依旧老老实实在河道中流淌。
怀疑了地,又去怀疑天。
“难道是打雷了要下雨?”
可这天万里无云,哪里来的地方让雷神锤鼓?
不是地。
不是天。
那有且仅有一种可能——
人!
许多人!
许多,穿着重甲,在战马上奔腾而来的无畏之人!!!
“重甲骑兵!!”
随着袁绍与公孙瓒的一战,即便是匈奴人也认识这些全身上下,只有眼睛露在外面的杀戮凶器!
碾碎!碾碎!碾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