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大义在我(1/2)
第320章 大义在我
蒋钦、吴景各领兵马往袁军攻去,张郃、高览一时看不清刘邈军数目,只能是不断退后,保全自己兵力,而没有选择在形势不明的情况下与敌军在黑暗中大战一场。
诸葛亮等也没有率众前去追逐,看张郃、高览退走,便跟随陆康一同进入小沛。
徐盛见到诸将一同前来也是倍感惊奇:“仲达只说孔明与蒋钦将军前来,怎么如今连陆忠义都一并来了?”
陆康摇摇头:“还不是仲山写来书信,要我这把老骨头不能休养。”
“如今仲山已经前往宛城,袁绍也领兵亲征,天下不知多少双眼睛都落在了南阳那里,反倒是让别处有了可乘之机。”
“别处?”
徐盛瞬间醒悟过来:“主公是要依照仲达的战术,让江东大军沿着淮河逆流而上,抵达南阳,合军一处?”
“然也!”
可徐盛很快发现不对:“那袁绍其余各处大军怎么办?”
“就比如张郃、高览麾下足有两、三万人马,他们难道会眼睁睁看着我们前往南阳?”
众人忽然看向贾诩。
显然,在来之前,众人就已经商议过此事,并且由贾诩给出了最终解。
“……”
贾诩见众人都看向自己,只得从最后走了出来。
“其实不难。”
“袁绍,是依据天子的衣带血诏来讨伐曹公,进攻中原。”
“但讨伐曹公,与刘骠骑有什么关系呢?”
贾诩与众人再次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计策——
“即刻起,打出旗号,就说奉天子衣带血诏,前往许昌救援天子。”
“若是有袁军将士在途中阻挡,就斥其为汉贼。”
“毕竟,如今我等与袁绍才是盟友,乃是奉天子之诏共同讨伐曹操的汉室忠臣。”
说“汉室忠臣”四个字的时候,贾诩语气明显抑扬顿挫,铿锵有力!
不知道的,恐怕真以为袁绍和刘邈是南北勤王的同盟!
“袁军进攻我等,本就没有大义。”
“之前讨伐的檄文中,也并没有说刘骠骑有任何背德之举。如此,袁绍凭什么敢对小沛动手呢?”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袁绍既然以衣带诏为法理基础讨伐曹操,那就是给自己麾下的士卒划定了此战的目标。
既然如此,刘邈也可以用这样的法理基础去讨伐曹操。
若是袁绍将自己说的话当成狗屁,将自己的法理当成白纸,那其麾下的士卒该怎么想?
所以,如今贾诩就给了对面的袁军两条路——
要么,捏着鼻子承认了“同盟”。
要么,就是不管不顾,继续对刘邈发起进攻,然后让自己的士气一点一点崩溃。
汉室的大旗,不是那么容易拉的。
袁绍既然能够捡起来将其擦擦就用,那刘邈这边同样可以!
果不其然!
当张郃、高览听到昨夜趁乱袭击的刘邈军今天竟然就口称是与自己等人一起前去讨伐曹操,解救天子的时候,差点一口老血喷出去!
“刘邈自己无赖就算了!怎么麾下之人中也尽是这种阴损之辈?”
不仅如此。
江东很快就发布一张正式的檄文,说是刘邈之前也曾秘密接受过天子血诏,而证人就是昔日三公陈球之子的陈瑀!
陈瑀将自己之前与董承共同谋划诛杀曹操,拯救天子的大事一五一十的说了个清楚。
而董承临终前,也确实亲口承认过自己曾经与刘邈联络过。如此,刘邈就算是坐实了“大汉忠臣”的位子!
就连袁绍要讨伐曹操,都还要借助刘备的名声书写檄文。如今刘邈这个无论身份地位都远胜刘备的汉室宗亲,这个被天子亲口称作“皇叔”的大汉骠骑将军,难道还能有假的不成?
张郃、高览都恨的牙痒痒,但在没有得到袁绍的首肯前,还真就不敢继续进攻刘邈的士卒。
趁此机会,诸葛亮令吕蒙、庞统二人顺势前往淮南,协助汝南太守满宠平定了裴元绍等黄巾贼寇,重新恢复了南面的平定。
等到被袁绍留在许昌外面的郭图听说此事后,也是满脸惆怅。
刘邈,这是将天下人当傻子吗?
但偏偏。
因为刘邈一开始就在天子这边打下的良好基础,外加董承当年确实是找过刘邈,此事还真就不好否认。
即便袁绍现在指责刘邈和曹操一直勾搭在一起,刘邈也完全可以用“幡然悔悟”来搪塞过去。
“刘邈,竟然还藏着这么一手?早知道当时就该不顾刘备的请求,直接在檄文上写下刘邈的名字!”
郭图一边令人速速将这等变故告知袁绍,一边令人将江东的这篇檄文扔到许昌城墙内,试图瓦解曹操的抵抗之心,好让大军尽快拿下许昌。
只要许昌城破,无论刘邈说什么都没用了!毕竟那个时候,天子可是就到了袁绍这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