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曹刘!(1/2)
第347章 曹刘!
河北,邺城。
“他居然真的称帝了。”
邺城同样修筑了宫室,其中不少地方效仿金陵的城邑布局,将宫殿、禁苑都放在了北方,与主城区分割开来。但受限于邺城原本的规模大小,袁绍修筑的宫室并不是宫殿群,而是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太初殿作为主殿坐落在宫室正中央。
“是,刘邈确实称帝。”
已经晋升为大赵尚书令的审配身穿绛红朝服,头戴远游冠,与袁绍汇报金陵情报。
“刘邈建制称帝,国号依旧为汉,年号章武,以原丹阳郡部分加上吴郡的丹徒、曲阿等县设为丹阳尹。”
审配还与袁绍说道:“如今刘邈伪汉之朝堂,与昔日朝堂不同。”
“其设置尚书、中书、侍中三省为中枢官职,又设御史台检查百官,都与之前并不相同……”
袁绍如今戴天子通天冠,衣物倒是与平常无二,不过常服而已,并未成天穿着天子衣物嘚瑟招摇。此时听过审配汇报的刘邈政权的改制,也是微微一笑:“倒是有几分小聪明。”
“可他既然要继承汉制,却不用大汉制度……呵,当真愚不可及。”
袁绍此时坐于太初殿正中,背后朱漆屏风上绘山河社稷,其顶上又有日月星辰,左右皆是龙、凤、龟、鱼等用黄金刻画的飞禽走兽,其布局与当初的雒阳长秋宫长的一模一样。
若是见过昔日那雒阳宫室的,看到此情此景,恐怕当真以为又是昔日的后汉回来了,并且这坐在正中的,就是一并回来的大汉天子。
袁绍闭上眼睛:“那天子禅让,他又是如何诡辩的?”
“是用民受之法。”
审配将刘邈敬告天地的祭文告知袁绍,这下即便是袁绍也露出了惊异的神色。
“竟然想到用孟子的这套说法来诡辩,来自圆其说……这刘邈可真够阴狠。”
在孟子的这套理论中,即便是天子也无权将天下转交给别人,直接从根本上否认了袁赵政权的合法性,同时又给自己建立大汉找到了依据,属实是一举两得。
不过袁绍并不认为刘邈真的是为了百姓才建立的大汉,以为刘邈不过是将百姓拿来当自己的幌子,所以才说刘邈阴狠。
“还有什么?”
审配又将刘邈对军制、吏治、行政机构的改革尽数告知了袁绍,听的袁绍也是微微点头。
“倒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
“既然如此,正南就好好研究一番,看哪些是能够修改应允到大赵的政策。”
“比如废州立郡,便是好事。”
袁绍脸不红心不跳的,就想要剽窃刘邈那边的政策制度。
虽然袁绍并未和刘邈一样,进行深入的改革,但某些制度,却是肉眼可见的要比后汉那套制度要更加先进,所以袁绍也不管合不合适,秉持着“拿来主义”,拿来就用。
毕竟,废除州一级行政,那是真的能够削弱地方。至于如何在没有三长制度的情况下完成资源的调动,那明显不在袁绍的考虑范围之内。
“刘邈称帝,朕也不能没有表示。”
“明日朝会上,将山阳公也一并召来便是。”
“喏。”
山阳公,便是前任大汉天子刘协。
在刘协禅让帝位后,袁绍便信守了承诺,以河内郡的山阳县建国,封刘协为山阳公,并以山阳的浊鹿城为都,食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允许在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
袁绍将刘协召来,显然是依旧想要在汉室正统的内容上做文章。
而等到第二日朝会,当刘协知道刘邈竟然在南方称帝的时候,果真也是义愤填膺!并主动愿意配合袁绍,发布檄文斥责刘邈!让其向袁绍俯首称臣!
见到这一幕,袁赵群臣自然弹冠相庆。
但也有人并不这么想!
刘备死咬嘴唇,就要上前做些什么的时候,却感到自己的衣角被一股大力拉扯!
刘备一抬头,这才发现拉住自己衣角的竟然是曹操!
曹操站在人群中,冲刘备摇摇头。
不可!
此时上前,没有半点意义!
刘备读懂了曹操的眼神。
但刘备还是难以接受!
昔日堂堂的大汉天子,怎么就成了俯首称臣的山阳公?并且还要助纣为虐,帮袁绍打压延续汉统的刘邈?!
但在曹操奋力的钳制下,刘备终究还是没有冲出去。
散朝。
曹操邀请刘备来到自己府中。
府中是袁绍特别赠予的,依旧有青梅,依旧有温酒的凉亭,但是曹操和刘备坐到这里,却没有了昔日的祥和。
“上次与孟德如此,你我还都是汉臣。”
“如今你我,却成了这什么赵臣?呵……”
刘备最后的轻呵不知是在讽刺命运的无常还是嘲笑自己的懦弱,眼中的泪光闪烁,显然已经是悲伤到了极致。
曹操用夹子从炭火上夹了一个青梅,放在了刘备面前。
“在我面前玄德还要这般装腔作势吗?当初你在许昌,演的可比这好太多了。”
刘备低头看着那枚青梅,将其拾起丢入嘴中,酸甜的汁水瞬间爆裂开来。
“孟德,当初你为何不带着天子前往江东,去投奔仲山?”
曹操抬头看了刘备一眼,然后又迅速收回眼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