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激将(2/2)
“在殿下治下,我等才能够实现抱负!若是刘邈来此,我等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兄长别说了,这些我都知道。”
张松有些欲言又止,最后却还是没有和自己兄长透露分毫。
——————
江陵。
刘邈在确认了对蜀地的战事后,便立即来到了荆州。
“仲达,你可是说了,袁绍绝对不会南下?”
“绝对不会。”
虽然决定进攻蜀地,但北方的袁绍,毫无疑问还是不得不进行防范。
张昭、顾雍等人都建议刘邈在中原布置重兵,同时让吕布在青州搞出些动作吸引袁绍的注意力,但一同议事的司马懿却认为并不必过分担心北方的袁绍。
“袁绍还未从昆阳之败的阴霾中走出,前不久又经历了辽口的惨败。如今境内必然民声鼎沸,要求休养生息。”
“最关键的是,袁绍方其实并没有做好南下的准备。”
“袁绍赐予刘璋金印,封蜀王,不过是为了报刘备之仇。而不是真的在为其南下做准备。”
司马懿笃定:“袁绍,不会趁机南下!”
鲁肃也认同道:“袁绍其人,优柔寡断。”
“如今陛下忽然要进攻蜀地,必然会让袁绍措手不及。若是此时在北方虚张声势,反而会让袁绍确定陛下要进攻蜀地的念头。”
“反之,若是按兵不动,以袁绍的心思,定然会以为陛下进攻蜀地是假,诱他南下为真,反而不会趁机南下!”
鲁肃,想要给袁绍摆下一出空城计。
按兵不动,或许反而会让袁绍畏手畏脚,不敢南下!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
“陛下不要忘记,如今通过关中,大汉与河北还有许多走私的贸易往来。”
“那些获利之人,定然也不会这么快就催促袁绍决战,反而会劝阻袁绍,要他休养。”
刘邈也当即同意了司马懿和鲁肃的计策,即北方的兵马按兵不动,既不增加,也不减少,与往日无二。
至于进攻蜀地的兵马,则是以荆州的府兵为主,也就是甘宁麾下的水军以及黄忠麾下擅长山战的长沙兵。
两部兵马集合,汇聚于江陵,同样有两万余众。
配合刘邈带来的一万禁军,总计三万,号称十万,可谓雄壮!
刘邈来到江陵,并未先召集诸将,制订计划,而是找来了甘宁。
“兴霸可知,朕为何先来寻你?”
面对已经称帝的刘邈,甘宁举止有些畏缩。
“因为臣是蜀人,陛下想要知道蜀地的地形风土?”
刘邈哑然失笑。
“荆州来往蜀地的商贾那么多,朕不去问他们,却要来问兴霸?”
不过刘邈还是顺坡滚驴:“既然兴霸想说,那就和朕说说便是。”
甘宁神情有些惆怅:“陛下说的不错,臣已经数年未曾回到蜀地,哪里还能道出个一二三来?”
“那蜀地啊,山是青的,水是绿的……”
明明说着连个一二三都说不出来,但甘宁此时却絮絮叨叨说着家乡的小路,家乡的小河,家乡的姑娘。
许久许久,甘宁说到兴起时,甚至直接抽出腰间匕首比划起来,不过刘邈依旧没有打断他,而是饶有兴趣的听着他说着过去的种种。
“……”
“兴霸以前,还当真是个混账。”
这是刘邈对甘宁在蜀地那段人生的评价。
甘宁脸色发红,却无力反驳。
因为确实。
即便是甘宁如今自己想来,自己当锦帆贼的时候也是没干什么好事,称得上“混账”二字。
“所以兴霸应该好好想想,自己究竟要如何配得上自己安南将军的称号。”
刘邈给甘宁的名号,不是征南,也不是镇南,而是安南。
“之前一些非议,兴霸是否听过?”
“臣自然听到过。”
十二重号将军中,对张辽和甘宁的质疑声最大。
有些话,便是甘宁将耳朵堵住也能听见,所以做不了假。
“那现在,该是证明自己的时候了。”
刘邈从身后推了甘宁一把——
“去和你家乡的百姓证明,你现在不是当年那个混蛋!”
“你现在,是他娘的大汉安南将军甘兴霸!”
“此役入蜀,朕便以你为先锋!”
甘宁深吸一口气:“喏!”
“陛下放心!这蜀地便是铁打的,臣也要在上面凿个窟窿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