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一个网红公司的诞生(1/2)
第104章 一个网红公司的诞生
胡玲愣在当场。
婚庆公司找作者购买歌曲授权,这不妥妥的大冤种吗?
回过神来后,胡玲笑了。
“也对,这確实是王敬明一惯的风格。”
杨牧野好奇道:“胡女士跟王总认识很久了?”
胡玲抬手请杨牧野坐下,跟著自己也坐下。
“我和王敬明是大学校友,我大一时,他读研二,故事挺俗套的,就是一个女孩爱上了一个比她大六岁的男生,但是男生却不爱她,毕业没多几年就娶了另外一个女人。”
“那胡女士你现在一一”
杨牧野记得胡玲上辈子当乔晶晶经纪人那会儿,是有老公的。
一个合格的“贤內助”,又称软饭男。
“单身未婚,之前也谈过一段,后来分了,现在我只想搞事业。”
胡玲一语双关,其实也是向杨牧野挑明来意。
见状,杨牧野也不再绕弯子:“胡女士,你在来之前想必做过一些关於我的功课。”
胡玲点点头,她对杨牧野的了解大部分来自程锋、吴狄的讲述,隨后自己又进行了一番查证。
结果大受震撼。
“我写歌纯粹是为了玩,而且我觉得自己写的这些歌都挺值钱的,说句不客气的话,就算我打算卖,目前圈內也没人能给得上价。”
杨牧野说得很直白。
胡玲听得很认真。
如果没有遇到王敬明,她大概会觉得杨牧野这话有一点点囂张。
不过考虑到杨牧野现在的年纪,还有那堪称传奇的创业经歷,胡玲反而觉得很正常。
不气盛还叫什么年轻人?
“杨总,可以很冒昧的问一句,刚刚王敬明多少钱买你那首歌的独家授权?”
“十万。”
“十年?”
“终身授权。”
听到这儿,胡玲心里已经有数。
虽然嘴上说王敬明是大冤种,可对王敬明的生意头脑,胡玲是毫不怀疑的。
更不要说王敬明在自己开婚庆公司以前,也在娱乐圈当过一段时间的经纪人。
眼光不差,品味在线。
能在眼下这种盗版横行的年代,十万块购买独家授权,说明杨牧野那首歌绝对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在加上《孤勇者》,这就已经是两首精品歌在手。
不对,还有一首《小苹果》。
尤其是女团唱跳的想法,胡玲一开始听到时真的惊为天人。
这还是程锋、吴狄忘了把《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想去海边》这两首歌告诉胡玲的情况下。
“还有这个。”
杨牧野拿出前晚马思艺交给他的录音笔,让胡玲可以先听一下里面的三首歌。
听完之后,胡玲眼眸中写满了震惊。
除了《我们的时光》偏民谣风格,稍显平淡了一些,《年少的你啊》和《归途的光》都远在水平之上。
不等胡玲说话,杨牧野的声音先响了起来。
“说了这么多,胡女士想好要加入星辰大海了吗?
“星辰大海?”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很喜欢这句话,专门写了一首歌,顺便准备以此为名成立一家mcn公司。”
“什么是mcn公司?”胡玲奇怪道。
“通俗说就是一家网红经纪公司,但又和传统意义上的经纪公司有很大区別。”杨牧野回道。
“网红?”
胡玲皱眉:“就是像后舍男生那样的?”
杨牧野耸了耸肩,“我还以为你会先问两种公司有什么区別。”
见杨牧野没有直接否认,胡玲眉头皱得更深了。
这下轮到杨牧野好奇了。
“怎么,胡女士对后舍男生很熟悉?”
“你应该知道后舍男生被公司签下后进军娱乐圈了吧?”
“所以签下他们的经纪公司就是胡女士以前工作的那家?”
“对,我的前东家。”
杨牧野点了点头。
“难怪你要跳槽。”
胡玲笑了。
杨牧野一直在转移话题。
自己问后舍男生,杨牧野说mcn和经纪公司的区別。
现在说起后舍男生,杨牧野又把话题扯到她离职上来。
“两者有联繫吗?”胡玲没好气地问道杨牧野反问:“你知道后舍男生之前在网络上有多火吗?”
“知道,但有什么用?”
胡玲振振有词反驳道:“除了给视频网站打白工赚流量外,他们赚到一分钱了吗?我说这话不是看不起网红,你看看后舍男生进入娱乐圈后的表现就知道,公司一开始也在他们身上投入了资源,但没扶起来,他们只在网络上受欢迎,一到现实中就无人问津了。”
“有没有可能,是你的前东家,或者说现在的经纪公司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运作网红?”
胡玲抬眼看著杨牧野,没有说话。
经纪公司不懂,你懂?
当然这也不怪杨牧野,年少得志,靠著网际网路轻轻鬆鬆赚到千万身家,换做是谁都会產生一种视天下英雄为无物的豪情壮志。
对,就是断水流大师兄那句“我不是针对谁,而是说在座各位全是垃圾”。
要知道娱乐圈这潭水,深得连煤老板这么多年疯狂往里砸钱都没玩明白。
一个玩网际网路的后浪,还想改变娱乐圈游戏规则了?
杨牧野跟著开口:“好莱坞娱乐经纪公司caa的创始人麦可·奥维茨,胡女士肯定熟悉吧?他在上世纪90年代执掌caa时曾经推出一种捆绑式的打包业务。”
这种打包业务有点类似windows系统捆绑ie瀏览器,当一个项目被影视公司或是投资人看上后,caa会“贴心”提供从编剧、导演到演员的一条龙服务。
用的全都是caa的签约艺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