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40:乌鸦说谎,先生教我(2/2)
话说回来,多看多写多积累,总不会错的。
书店内的正经印本不用买,所以注意力集中在手抄本上,一本本堆积如山,新的旧的,厚的薄的,什么样都有。
正因为多,便显得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大部分的手抄本质量都不高,来源早不可稽考,也难以知道是谁抄写出来的。粗略一看,或为残本、或是冒牌货、而或内容拼凑,杂七杂八,其中更是错漏百出。
在这种情况之下,很难分辨出抄写者是故意还是无心,完全靠购买者的眼力,稍不留意,便会钱上当。
不管印本还是手抄本,价格都居高不下,毕竟笔墨纸张的成本都算在里头了。
沙里淘金,颇不容易,陈晋逛了大半天,最后只买了两刀草纸,以及些笔墨之类。
日常练字写文章草稿,不用多好的文房四宝,白白浪费钱。
然后打道回府,回到武馆,见地方经过收拾后,显得整齐干净多了。
吃晚饭时,石奇峰低声道:“先生,我埋藏好的那箱东西,等过了风头,即可取出,兑换成铜钱使用。”
陈晋目光一凝,慢慢道:“你处理就行。”
两人论及的“那箱东西”,正是截杀赵主薄一行后,缴获的战利品,以金银为主。
赵主薄去宜县赴任,随身当然会带上钱财,加上城中各家赠送的程仪贺礼,总数着实不少。
其中部分东西惹眼,一旦被人查到,就百口莫辩,所以断不可贪,亦不可留。
石奇峰用箱子装好,埋藏起来的,主要为容易脱手的黄白之物。
纵然如此,也不能贸然拿出来使用。
在别人眼中,石奇峰落魄江湖,突然间挥金如土,难免招惹嫌疑。
马车倒还好解释,毕竟是事发之前就买下了的。其作为一馆之主,重新振作起来,想要东山再起,给武馆添置些家当无可厚非,能说得明白。
但在别的地方,不宜张扬。
赵主薄的事,短则三五天,长则七八天,就会被发现的。
当宜县那边等不到人,两边一通气,便能获悉赵主薄一行失踪的信息。
此事必然为大案,会惊动上峰,随之而来的是地毯式的搜寻,以及各种缉捕。
所以很多时候,杀人只是开端。
杀了人后,才是更大的麻烦。
更何况,如今不见了的,是一位赴任的七品县令。
这也正是陈晋一直按捺不动,要等到赵主薄出城赴任的途中,再决定出手的一大原因。
现阶段的他可还没有在城内大开杀戒的力量。
而且到了城外荒野之处,现场要容易处理得多,事后也会有着诸多环境因素干扰,使得案情扑朔迷离,难以追查。
其实如果赵主薄能够主持公道,都不至于走到这一步。
奈何作死!
做下此案后,昨天黄昏时分陈晋去王家借书,今天又去街市逛荡,行迹可查,可掩盖嫌疑。
始终谨言慎行,随机应变。
石奇峰身为老江湖,则更加镇定,毫不留破绽。昨日早上出城,都是走的另一侧城门,再绕大圈过去的。
恰好赵主薄在亭驿中收礼,喝酒,与各家惜别,滞留了足够的时间。
……
夜幕降临,忽忽而过,又到了子时。
陈晋收拾好文房四宝,刚熄了灯,准备歇息,忽地听到“笃笃笃”三下敲门声。
敲得轻盈,节奏有致,很有礼貌的样子。
陈晋目光一闪,迈步过来打开房门,就见到那只红眼乌鸦退立在门外三尺处。
月光映照之下,此鸟忽而低头磕首,口吐人言:“请先生教我!”
请各位看官姥爷教我,到底怎么写才能火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