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74:雪中送炭,下面没了(2/2)
毕竟对方乃是六大爷陈寿年的儿子,名叫“陈和生”的。
其年过四旬,样貌稍显沧桑,衣装打扮,颇有几分落拓不羁的感觉。
他进来后,从头到脚打量陈晋一番,疑问道:“你就是那位老秀才,瞧着可不老。”
陈晋客气地道:“承蒙夸奖。”
陈和生没有继续纠结年纪的问题,话题一转:“听说你是神童,年少便会作诗,请吟一首听听。”
陈晋:“……”
干咳一声:“我已经很久没有写过了,年少涂鸦之作,不堪入耳。”
陈和生一听,顿时说道:“圣贤曰,诗言志。读书人怎能不作诗呢?光顾着科举功名,写些规规矩矩的文章,将才气文采消磨殆尽,呜呼哀哉!”
他又是感叹,又是悲痛的样子,戏份十足。
陈晋无奈,只得道:“偶尔还是会写一点的。”
陈和生皱起双眉:“你说的是应试的五言八韵诗吧,那也配叫诗吗?堆砌辞藻,只讲格式韵律,老掉牙的东西。且让我与你讲讲,何为诗,何为词……”
当即侃侃而谈,天乱坠。
时间忽忽,石奇峰兑好铜钱回来了,见状不敢打扰,站在一边,可没听几句,云山雾里的。便感到昏昏欲睡,赶紧溜走,到后院喂马去。
说了一大通后,陈和生摇头晃脑地问:“你可有感悟?”
陈晋按耐住性子,回答:“确有感悟。”
“哦,说来听听。”
陈和生眼神一亮。
陈晋微一沉吟,便说:“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嗯?”
陈和生一愣神,一时间没明白过来,不过吟着这两句,倒觉得有几分韵味,仔细咀嚼一番,急声问:“就这两句吗?下面的呢。”
陈晋回道:“暂无下文,下面没了。”
“可惜。”
陈和生扼腕长叹,又问:“这两句诗就是你的感悟吗?端是有意境,只不知甚解。”
陈晋笑了笑:“那得看你的理解了,不如回去想一想。”
“也好,告辞。”
陈和生说走就走,来去如风。
石奇峰压低声音问:“公子,那厮是不是有病?”
陈晋哑然失笑:“背后莫说人,被听到了,将咱们赶出去,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到了下午时分,陈寿年登门来,一旦寒暄客套不提。
陈寿年问:“我那儿子来找你说话了?”
“来了。”
“哼,定是说些作诗写词,风雪月的东西,夸夸其谈,一文不值,你不用理他。”
陈晋也不知该说什么好,默然以对。
陈寿年便说起祭祖仪式的事:“你如能获得祖荫护持,就能取得进入藏书楼的资格。在乡试前的这两三个月内,通读里面的经书典籍,文章笔记等。虽然说时间仓促,临时抱佛脚,但总有些好处。”
闻言,陈晋不禁怦然心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