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76:观者如堵,风云突变(1/2)
第76章 76:观者如堵,风云突变
陈氏祖地甚大,山水纵横,建筑成群,自成一方天地;其中人口众多,田野连绵,街市林立,显得十分繁华热闹。
而真正核心的,自是嫡系六房。
近日,祖地传扬出一个消息,说第六房的家主陈寿年举荐了一个人,要举行祭祖仪式。
举荐之事符合祖制,并不新鲜。
新鲜的是陈寿年这次举荐的竟是个外人。
虽然同属“陈”姓,可分流百年,基本出了五服之外,和“外人”无异。
他将如此珍贵的举荐机会让出去,令人感到咄咄怪事。
又不是没有儿子,更有孙子在。
第六房已然渐渐衰落,这个关头,不该是自己全家上阵,虔诚祈求祖宗神庇佑,好时来运转的吗?
竟还把运数分润与人,着实难以理解。
与此同时,众人对于陈晋大感好奇,纷纷打听起来,很快便扒了个底朝天。
因为早有档案记录等,所以关于陈晋的信息并不隐秘,主要的履历过程呈现人前,只能说“平平无奇”。
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成绩,就是“十六岁录取童生”这一项了。
但众多事例表明: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或许是底蕴浅薄;或许是时运不济;又或者是本身的上限就定在那儿了……
总而言之,没有多少人在意失败的理由。
败就是败,成就是成。
陈晋屡考不中是事实,直到三十一岁才中秀才更是事实。
到了这般年纪,倒不能说老,运气好的话,还有更进一步的机会。
只是机会相当渺茫。
这是由出身背景决定的。
听说陈晋恶了茂县的赵县令,这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在高州郡,陈氏当然可以压得住赵县令,问题是,陈氏凭什么替陈晋出头来对付赵县令?
为了这么一个旁系子弟,根本不值得。
闹将起来的话,最后很可能会演变成两姓之间的恶斗,后果不可收拾。
赵县令在高州郡治下为官,陈家的人,同样有在信州任职的。
因为大乾政令,主官需外放,不能留在本地,故而各大世家名门的子弟都是散落各地,早形成了犬牙交错的局面。
此为“大局”!
为大局着想是每一个门户当家人的基本思路。
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之下,莫说旁系子弟,便是嫡系子弟都可以牺牲。
陈晋一介“老秀才”算得什么?
陈寿年又究竟看中了他哪一点,竟如此器重,屡次出手提携?
众人大感好奇,争先来看,首先要看陈晋长得什么样子。
一时间,观者如堵。
……
今天陈晋换上一身青衫。
衣服料子普普通通、衣服款式普普通通、衣服手工亦是普普通通。
此衣乃是大伯母陈杨氏亲手缝制做的。
衣食住行,除了饮食之外,其他方面陈晋向来不甚在意,也不大讲究。
身上穿的,和脚上的鞋子,俱是简朴简单。浑身上下,不配玉,不戴金,主打一个风格特色:
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