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过年(1/2)
蒋大维快归快,却解决了李子成的一个隱患。
原版的歌曲,虽然可以多重解释,但也不是那么容易矇混过关的。
就如同《乡恋》一样,被人批判的原因,是因为歌词和曲调吗?
其实也不尽然。
更多的原因,还是在唱法上。
这才是被定性为靡靡之音、h色歌曲的缘故。
李子成弄出来的这首曲子,如果按照原版来唱,自然也有同样的问题。
但演唱者换成了蒋大维,曲风完全不一样了。
这位的嗓音清朗辽阔,自带豪情万丈,充满著朗朗正气,如同正道大光。
同样的曲子从他嘴里唱出来,一下子就充满了战斗属性,反而更加贴近电影主题。
录歌现场,李子成是越听越满意,看著蒋大维两眼放光。
歌唱家到底是歌唱家,果然不是普通歌手能比的。
录歌没啥好说的,一遍过。
蒋大维下来的时候,汗都没有出一滴。但李子成还是亲自端茶奉水,很是殷勤。
“蒋老师,您这嗓子真是绝了。今后有机会,咱们可得好好再合作一次。”
蒋大维其实更加惊嘆。
毕竟李子成太年轻了,才十八岁啊。
这么年轻的作曲家,反正他是从未见过。即便是那些传说中的上古大神,恐怕这么年轻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吧?
这一次过来唱的曲子,可以说是让蒋大维大开眼界。
和如今国內的曲风、技法完全不同,而且传统乐器和流行乐器的配合无比协调。
身为歌手,哪个不希望和作曲家打好关係?
只有这样,才能捞著好歌唱啊。
因此对於李子成,他也是起了结交的心思。
“有事儘管联繫我,隨叫隨到。”
两人交换了联繫方式和地址,关係也从合作者变成了朋友。
蒋大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当天上午到的长影,三个小时內就完成了歌曲的录製,下午就坐火车回去了。
唯独给长影留下了传说,诵传多年。
“子成弟弟,我是不是很没用?”
亲眼看著蒋大维轻鬆完成了歌曲的录製,而自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勉强合格,龚雪居然自卑了。
这哪儿行啊?
李子成赶紧安慰。
“雪姐,你不是专业歌手,没必要和天才比较。再说了,你看路老师不也挺耽误事的嘛。”
路瑰樱就在旁边,闻言眼角都竖起来了。
“我给你重新组织语言的机会。”
这俄罗斯族老娘们不会要动手吧?
李子成立马从心。
“蒋大维那是糊弄事,不像你俩,这叫精益求精,必出精品。”
两个女人呵呵冷笑,对他的德行早已了解透透的了。王露瑶偎依著妈妈,对於这个哥哥的变脸十分不屑,还朝他吐舌头、挤眼睛。
四首配乐,弄好了两首,李子成已经很满意了。剩余的两首,明显也快了。
他乾脆起身,招呼龚雪和路瑰樱。
“事已至此,先过年吧。”
是的,1979年的春节到了。
空气中浓烈的年味,早已让大家无心工作。听到厂里的广播,纷纷跑到外面,领取厂里分发的年货。
如今长影厂那是红红火火,年货也发的十分丰厚。
每家一袋白面、一桶豆油、十斤猪肉,还有价值五十元的布票和各种零七八碎的票,即使各家各户用不著,拿出去也能换不少钱呢。
李子成也没让李庚和贝聿成来,招呼龚雪、路瑰樱一起,將东西送到了家里。
从今儿个起,长影就放假了。有什么工作,都只能等到初五之后。
帮著送完东西,龚雪和路瑰樱想要告辞,这李子成哪能让走啊?
一手拽住一个,直接给薅进了屋里。
“走什么走?大过年的你们在这边也没有亲人,就在我家过年了。”
龚雪和路瑰樱连连推辞。
“不了,不了,你们一家人好不容易团聚,我们就不打扰了。”
李庚却跟李子成站在一起,形同门神,挡住了去路。
贝聿成更会,直接抱起了王露瑶。
这女儿在人家手里,路瑰樱想走也没地去啊。
至於龚雪……
贝聿成拿捏她,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你往哪儿走?你就是我们家的人,不在这里过年,去哪里过年?”
龚雪听出了她的话一语双关,闹了个大红脸,只好顺从下来。
路瑰樱赶紧翻包,拿出一沓票来,想要递给李子成。
“那我们娘俩不能白吃,要不然多不好意思啊。”
李子成把票给她塞了回去,笑道:“路老师,您啊,就甭客气了。不怕告诉您,我今年小小赚了一笔,家里什么都不缺,您就安心过年好了。”
到了这个时候,反而是龚雪劝起了路瑰樱。
“路老师,你就听成子的吧。这小子今年从日本人那里赚了五万美元呢,吃不穷他的。”
“五万……美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