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南下(1/2)
正月初七,新年的气氛正浓,《伐木人》剧组已经开始了忙碌。
大包小包的行李被送上火车,各种设备被妥善保管,一时间乱糟糟的,令人头皮发麻。
“都记住了,无论如何,设备旁边必须有人。如果没人,绝对不许离开。还有必须始终有个人醒著,一定要看好设备。”
李子成喊的嗓子都冒烟了,但是没办法,照顾这二十多號人著实心累。
他都忍不住感佩,那些指挥千军万马的將军们到底是如何做到井井有条、纹丝不乱的?
这一次南下上海,剧组总共出动了二十多人。
人数虽多,但也还好,最麻烦的是各种设备,光是上上下下搬运,就费了半个多小时。
也幸亏这个年代的火车停靠隨意,耽误一会儿就耽误一会儿了,旅客们並不会有什么意见。
庞学琴和李家三人分工指挥协调,总算所有人都上了车,没出什么大乱子。
唯一好的一点就是,这年头没有春运,大过年出行的人並不是很多,所以买到了足够的臥铺票。
要不然的话,想想火车的速度,简直是残忍呢。
“呼……”
看到李子成终於坐了下来,龚雪忙打开水杯,递给了他。
李子成也不管是谁的杯子了,拿起来咕咚咕咚喝了个精光。
“成子可以呀,看来没少从你爸、你妈那儿学东西啊。这第一次组织剧组远行,就安排的妥妥噹噹,是个做导演的好料子。”
说话的是剧组的新人,但无论是谁都很尊敬。
侯风景,从八一厂借调来的烟火爆破师,但跟长影非常有缘份,也跟李庚、贝聿成是老相识了。
《英雄儿女》里面的烟火爆破特效,就是他做的。
后来的许多经典影视剧中,都有他的身影。比如《血战台儿庄》和《三国演义》等等,经验和手艺非常了得。
“侯叔夸的对,我也觉著我挺厉害的。”
眾人哈哈笑起,显然跟不上他的脑迴路。
“成子,你的小说我已经看过了,里面没有用到爆破特效的地方啊?”
都上火车了,侯风景还是有点摸不著头脑。
《伐木人》讲的是一个被富商拋弃的孤儿,如何在新中国的照顾下经过风雨的打磨而成长起来的故事,没有什么战斗的戏份啊。
李子成將剧本拿出来,递给了他。
“侯叔,你看,这是剧本上的內容。需要您操持的,就是这场戏。”
侯风景翻看了剧本才知道,原来李子成在里面加了戏。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戏的內容是解放上海的时候,部队的指战员在大桥底下发现了年幼的许灵均。一位解放军的连长保护了他,让他没有死於战火之中。
为何要加这么一段戏呢?
这就要从原著小说和原版电影说起了。
无论是张贤亮的文学作品,还是谢縉的电影作品,在敘事上都是有所疏漏的。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著重描写新中国如何帮助许灵均重获新生。
只有寥寥的只言片语,显然力度是不够的。反而在许灵均遭受的磨难上大加笔墨,甚至到了想要终结自己生命的地步。
结果这样的描写当中,许灵均却依旧深爱自己的祖国、自己脚下的土地,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
这种精神固然值得讚扬,但起码得有合理的逻辑。
於是李子成在写剧本的时候,就加了这样的戏份。
许灵均为何对自己的祖国爱的深沉?
因为身为一个年幼的孤儿,他在隆隆的炮火中恐惧无依,隨时都可能失去生命。
在这样危险的时候,是路过的解放军救了他,还將他送到了安全的地方,让他得到了照顾,让他好好地成长了起来。
只有这样,旧世界的鬼变成了新世界的人,所以后来的那些风风雨雨於他而言,也不过是精神的锤炼而已。
可以说,李子成笔下的许灵均,少了许多悲情的味道,却多了几分精神的强大。
因此在上海的拍摄部分,是有一场战斗场面的。虽然戏份不多,但不可或缺。
本来按照其他人的意见,隨便拍拍就行了。但李子成却有其他的想法,愣是磨著苏耘从八一厂將侯风景借调了过来。
这个年代,距离很远,速度很慢,坐在火车上最多的就是无所事事。
除了探討拍摄问题之外,大家都百无聊赖。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自行找点娱乐。打扑克的,下棋的,侃大山的,从车头逛到车尾的,儘量找点乐子。
“子成哥哥,你什么时候来广州看我呀?”
路瑰樱和王露瑶也在这列火车上,不过她们娘俩会半路下车,然后转道回广州。
分別在即,王露瑶抱著李子成十分不舍。
哎哟,咱也有好妹妹了?
李子成这个感动,伸手將王露瑶抱起来,开心地问道:“露瑶会想子成哥哥吗?不会把子成哥哥忘了吧?”
“嗯嗯v嗯……”
小姑娘抱的越发紧了。
“子成哥哥给的大白兔最好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