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新技术(1/2)
老上海的文人气息与近代歷史的印记,都在这里酝酿匯集。
旋转门厅进来,丰字型的大堂色调煊柔,八角形的彩色玻璃穹顶垂著古铜鏤吊灯,装饰主义的几何造型仿佛让来过的人沉浸於金澄的美梦。
大家好,我是看得起豪宅的小艾……
对不起,走错片场了。
如果说和平饭店的外部造型就已经让人赏心悦目,那么內里的奢华典雅会无穷放大人心底的参差。
除了贝聿成和李子成,其余的人全都跟延边f4走出仁川码头一样,又像生怕走丟的孩子,一个紧跟一个,但目光已经为周围的豪奢所夺。
李子成来过这里不知道多少次了,比回到自己家还要熟悉,因此悠哉悠哉的,全部心思都在拍摄上。
走进酒廊的时候,他指著正前方的露台,道:“到时候让许景由站在上面,许灵均走进来时,父子遥遥相望,画面是不是会更好一点?”
贝聿成站定,顺著他的说法走了一圈,心里有了定计。
“这个想法很好,拍出来的画面一定很好看。”
李庚也回过神来,给出了补充。
“先从下面给许灵均的视角,然后从上面给许景由的视角,因为足够的距离,会產生时隔经年的效果。”
三个主创意见一致,便將这里要拍的第一个镜头確定了下来。
穿过酒廊,来到了东大门,这一次庞学琴也发挥了美学素养。
“可以让宋焦英送楼梯上走下来迎接许灵均,穿旗袍是不是会更好一点?”
可以啊老庞,有墨镜王的几分神韵了。
但李子成有不同意见。
“旗袍不行。宋焦英是一个只有皮肤是东方的、但骨子里完全西化的女人,所以还是穿西式裙装吧。”
其实如果换上旗袍,配上《样年华》的音乐,在这里只需要一个出场,那画面必然是绝杀。
但李子成可不想这么经典的镜头,给一个香蕉人角色。
拍戏,起码得知道重点在哪儿。
“那不如换成许景由和宋焦英一起走下来,反正楼梯是两侧相对的,这样画面也会对称。”
雷献和觉得自己作为摄影师不能显得太工具人,也顾不得欣赏这里的美,连忙发表了看法。
还別说,他的思路確实不错。
“挺好誒,许景由回国的目的就是寻找儿子,如今终於见到了,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亲自跑来迎接,很符合他的人设。”
如今剧组的人跟著李子成,也学会了使用“人设”这样的词语。
集体討论的结果,总是那么的喜人。
李庚连忙拿出导演工作手册,在上面记录下来。到拍摄的时候,顺著思路安排就行了。
一路上楼,来到了和平厅。
里面的宽敞嚇了大家一跳,万万没有想到在寸土寸金的外滩,居然有这样宏大的场所。
李子成却对这里非常满意,漫步其间,仔细观察每一处的细节。
“陈经理,饭店的乐队可以使用吗?我们需要在这里拍摄一场舞会。”
陈经理忙道:“可以,只要你们定好时间,我们这里就会做出安排。不过……”
“费用是吧?放心,我们会全额支付。”
李子成知道他犹豫什么,痛快地说了出来。
和平饭店的爵士乐队出场费用可不低,不过李子成不在乎,反正又不是自己的钱。
长影也不会在乎。
別看这个时代都很节俭,但是在拍电影方面,各家电影厂都很大方。
陈经理连忙放下心来。
“那好,表演曲目有什么要求吗?”
李子成成竹在胸。
“《天鹅湖》可以吗?”
“没问题,我这就安排下去。”
李子成赶忙拉住他,嘱咐道:“还请跟各位乐队的人说清楚,拍摄的时候不管看到什么,都请正常演奏。这是拍电影,要以电影为重,希望他们理解。”
和平饭店乐队的人,都是一帮老克勒。別的不说,腔调那是十足的。
李子成就怕他们到时候受不了,真要撂挑子不干了,肯定耽误拍摄。
陈经理连连点头。
“请放心,我会好好吩咐下去的。”
原版的电影里,舞会上演奏的曲目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不符合李子成的设想,所以改成了《天鹅湖》。
最后考察的场地,是沙逊套房。
对这里最有发言权的,就是贝聿成了,她小时候在这里住过。
“整体布置问题不大,不需要做出什么修改。”
她说没问题,那肯定是没问题了。
李子成见此,也就放心下来。
“庞大爷,爸,妈,那这里就交给你们了。我去看看战斗戏的准备情况,顺便研究下爆破和烟火特效。”
贝聿成一把拉住他,郑重吩咐道:“怎么做特效,听你侯叔叔的,不要往跟前凑。”
她就这么一个儿子,生怕出现意外。
李子成呵呵一笑。
“我知道了。”
等离开了和平饭店,他就给拋之脑后了。
不是他不孝顺,而是他对这个时代的战爭特效很不满意。
回到上影,侯风景正在几个工作人员的配合下研究呢。
李子成凑过去,找上的人却是上影负责陪同的郑伟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