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同门(1/2)
第117章 同门
曾经的青葱学子,如今都已为父为母。但李子成在北电导59眾人的心目中,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他是在这些人求学期间出生的,这些长辈当时全都照顾过他。
哪怕多年不见,对他的亲切感还是不减。
“我说我拍电影也好,写文章也好,全都灵感如同泉涌,原来根子在这儿。”
李子成说著俏皮话,把所有人都恭维了,惹得眾人大笑。
“小贝,你这儿子是怎么养的啊?哎哟喂,我家的那个,就跟混世魔王一样,管也管不好呢。”
琪琴高娃唉声嘆气,看见別人家的孩子这么优秀,心情愈发鬱闷。
贝聿成也以自己的儿子为傲,
“说起来惭愧,我和老李工作都忙,平时也没有怎么教过他。多亏了厂里的大傢伙照顾,总算没有长歪。”
大家都知道她在谦虚,但也没有揭破。
只是看著俊秀挺拔的李子成,想想这个孩子的成就,多少还是有些心热的。
他们和李庚、贝聿成是同学,关係上天然亲近。將来李子成混的好,他们的子女其实也能借光。
一群人离开了北影的招待所,坐上公交车,往朱辛庄而去。
路上,大家分成两拨,
李庚一帮男人回忆往昔,高谈阔论。
黄蜀勤、卢萍和琪琴高娃拉著贝聿成,说著家长里短。
李子成坐在中间,安静听著,倒也得知了许多不曾流传出去的秘闻。
说话间,朱辛庄到了。
一下车,就只见四周空旷荒凉,农田遍布,完全就是一个大农村。
但就是这么个地方,座落著中国最好的影视学院。
北电的大门十分简朴,就一扇单开的铁柵栏门,左右两边的柱子上掛著“北京电影学院”的竖匾。
许雷上前,跟门卫沟通过后,眾人走进了校內。
不过这些北电的曾经学子,对这里並没有太多的感触,
他们上学的时候,校址並不在朱辛庄,而是在小西天-新街口外大街25號。
在这里,他们找不到曾经的青葱岁月。
也正因为如此,让他们心態轻鬆,可以看到更多东西。
段吉顺朝著侧面走来的两人招手,喊道:“状状,凯戈———“”
李子成顺著喊声看过去,就见两个年轻人摇摇晃晃走过来。
其中一个的相貌,仿佛集中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所有苦难。
另一个个子高大,挺胸碘肚,带著目无余子的傲气。
哟,这不是禁片之王和大诗人嘛。
看到这两人,李子成就忍不住乐。
田状状另说,大诗人可是一生都是乐子。
到了晚年,甚至被同门师弟指著鼻子批判,可谓是声名扫地。
不过也是他自找的,拍主旋律电影都敢用阿瑟,脸都不要了。
两人到了近前,可没有半点傲气。
陈凯戈笑嘻嘻地问道:“段老师,您几位怎么来北电了?”
他爹陈怀愷也是北影的导演,田状状的父亲是北影原厂长,和段吉顺等人是同事。
他俩没事总在北影晃悠,关於电影的知识,也都是从北影学来的。
在这些人面前,是正正经经的晚辈。
段吉顺道:“我们来找你们班主任,他在不?”
田状状忙道:“在在在,我俩刚从办公室出来,这就带你们去。”
有了领路的,眾人直接去了办公楼。
路上田状状和陈凯戈总是打听北影的拍片计划,显的跃跃欲试。
不过说起拍片,段吉顺指了指安静的李子成。
“这是你们李庚师叔和贝聿成师叔的孩子,今年考了中戏,算是你俩的师弟。你俩是本地的,日后多多照顾些。”
其实田状状和陈凯戈早就注意到李子成了。
毕竟其他人都是长辈,就他这么一个年轻的,还长的阳光帅气,想不注意都难。
现在有了介绍,田状状伸手搭住了李子成的肩膀。
“小师弟,你可了不得啊。登了你照片的燕京文艺和大眾电影,我们学校的女生都收藏了。要是知道你来了,她们都得疯掉。”
相比起他来,陈凯戈比较矜持,只是略微点了点头,眼神里满是比较。
肯定是在寻思,这小子哪点比我强啊?
怎么就写了那么受欢迎的小说呢?
还改编成电影了。
我写诗也不差啊!
李子成心里可成熟多了,立刻泛起亲切的笑容,和田状状勾肩搭背。
“两位师兄好,以后都在京城,有事你们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