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造型(2/2)
“这个演员虽然年轻,但是不怯场,导演要求的东西都能做到。气质也很好,不高兴的时候有股狠劲。”
听龚雪也这么说,谢縉就上心了。
“那成,我记下来,等回头给长春话剧团发调令。”
开局顺利,李子成也来了劲头。
“白小年这个角色,长影厂有个男演员叫寇镇海,自带一股柔弱的气息,你也不妨试试。”
虽然和寇镇海只有一面之缘,但这位给李子成的印象太深了。而且总演苦情绿帽角色,演一演小受白小年,应该问题不大。
谢縉这个时候不敢和李子成爭论,反正李子成说什么,他就记什么。
先把人弄来,不行再换嘛。
“刘林宗这个角色,戏份不多,你可以找一个叫许玟广的人来演。”
谢縉问道:“这人在哪儿?”
“吉林话剧团。”
“你很熟?”
“我同学。”
谢縉顿笔。
“你怎么净推荐你的熟人啊?”
“废话,不熟的我怎么推荐?”
李子成一句回,让谢縉不得不点头,承认了他的逻辑。
有一种事,在国政上、职场上都很令人討厌,那就是任人唯亲。
很多时候,批判前朝灭亡原因时,也都有这么一条。
但实际上,任人唯亲这种事总是在发生的。而且不管是在事態良好时、还是事態不好时。
难道开国之君就不任人唯亲了吗?
肯定不是。
別的不说,西汉的开国君臣和大明的开国君臣,基本上都来自於一个地方,这不是任人唯亲?
可那又如何?
还不是创下了万世基业。
所以啊,错的不是任人唯亲,而是任人唯亲引发了坏的结果。
皇帝把基业传给皇子,父母把遗產留给子女,这不也是任人唯亲?
毕竟要想做事,並且成功,就得任用信得过的人。
什么样的人才能信得过呢?
肯定是熟人啊。
虽然这种做法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又一个圈。但这种事是很难逆转的,而是人性使然。
推荐演员这件事,李子成也就到此为止了。其他的角色,一时片刻实在是想不到合適的。
为了避免谢縉继续纠缠,他挑起了別的话题。
“老谢,你这部电影要想成功,除了拍好剧情和画面之外,人物的造型也不能忽略了。別人暂时不管,雪姐和朱琳姐的话,我给你弄两个造型如何?”
谢縉果然上心了。
“你怎么弄?”
李子成没说话,隨手从包里掏出本子和笔,直接画了起来。
这一手镇住了三个人,纷纷凑头过来。
李子成先画了龚雪的造型。
龚雪他早就熟悉了,根本不用再去观察,拿起铅笔一而就。
不大一会儿,一个鲜活的形象就出现在了纸上。
李子成画出来的龚雪,身穿一件系带长风衣,足下是一双裸足的高跟鞋,露出完整的纤细小腿。
头上带看一定圆形的宽檐礼帽。
帽子微斜,將巴掌大的小脸做了清晰的切割。婉约精致中又带著三分俏皮,观之令人欣喜。
“哇——”
別人还未如何,龚雪先自欢喜起来。尤其是盯著图中的帽子,幻想著自己戴上的效果。
没办法,她是出了名的帽子控。
谢縉也是看的两眼放光,同时开始在心里构图。
不得不说,李子成弄出来的造型,不但完美符合片中的风格,还特別赏心悦目。
朱琳则略微期待起来,也不知道自己在李子成的笔下又会如何?
没有人知道,李子成弄出来的这个造型,其实是参照了《色戒》当中的汤维。
这种民国戏,许多造型都是可以通用的。
接下来的旗袍造型,依旧照抄汤维復古的盘头捲髮,最大限度呈现面部五官的精致和婉约。
裸臂的修身旗袍很好地展现了龚雪柔弱的杨柳之姿,宛如民国的风情画。
一连两幅造型出炉,彻底征服了龚雪和谢縉。
別的不说,单单是这两个造型,只要真的做出来,保证龚雪会通过电影而被观眾牢牢记住。
接下来,就是朱琳了。
要说朱琳最为人知的造型,莫过於女儿国国王。
但这次是民国戏,不是古装戏,李子成必须要下一番功夫才行。
好在他笔下生辉,很快就弄了出来。
在他的设想中,朱琳依旧是短髮,不过头髮捲曲蓬鬆,富有波浪感和层次感,为她增添了优雅高贵的同时,又不失英气勃发。
配上她爽朗的五官,颇有奇女子的风范。
这也是李子成改动的地方。
原版《风声》当中,两个女主角在许多时候气质有些过於相近。
现在换成龚雪和朱琳,一个展现柔美,一个展现讽爽,才是相得益彰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