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国家任务(2/2)
枪林弹雨扑面而来的震撼,让他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的战场上,那些前仆后继、捨生忘死的战友们重新变成了清晰的记忆。
过於真实的战斗场景,让他浑然忘记了是在看电影,全心为片中的人物担忧起来。
尤其是看到小许灵均独自在桥下哭泣,四周炮火连天的场景,更是令人揪心。
这样的场景,在战爭年代实在是太常见了。
“我们採用了全新的拍摄手法,放弃了过去的广角镜头,而是將摄影机推近到了场景中,再配上一些特殊的拍摄技巧,才取得了这样的效果。”
这个回答模稜两可,也是李子成有意为之。
怎么拍出来的,这是技术,轻易不能外泄,甚至可以成为长影厂的杀手。
黄震当然也不会追问,只是感慨道:“这才是战爭片啊,如果让观眾们看到这样的电影,才能真正明白我们的国家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
过去的战爭片,不得不说,带来了一个很不好的影响。
那就是將战爭描写的太过於简单了,甚至有点喜剧的成份在里面。
这种思路,甚至是从《地道战》、《地雷战》开始的。
虽然当时是限於条件和技术,只能那么拍。但不得不说,著实影响了许多后来者。
可以说,那些被人詬病不已的抗日神剧,多多少少也有这种因素在其中。
毕竟拍摄抗日神剧的那些人,许多都是看著这种电影长大的,骨子里的认知已经固定了,不是那么好改变的。
“这是一部好电影,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好电影。看了你们的作品,我终於有信心,坚信中国的电影会重新起步,並且再创辉煌的。”
廖老给了电影很高的评价,然后“不是,到底能不能上映啊?怎么不给个准话啊?咋还把拷贝拿走啦?”
长影眾人懵逼了。
一般来说,审核完毕,电影行还是不行,肯定要给出意见啊。
行的话,就可以召集中影和各地的发行公司来商討拷贝数量了。
不行的话,也会告知哪里不行,让电影厂拿回去进行修改。
这什么结论都没有,还把拷贝给带走了,算是什么意思?
奈何官大一级压死人,苏耘也没办法,只好带著大家返回招待所,耐心等待后续。
事已至此,李子成也无法可想,只好先忙別的。
“写不写?你再不动笔,我就动手了啊。”
国谊宾馆。
李小琳虎视耽,就差拿著皮鞭挥舞了。那凶神恶煞的模样,比起点读者催更还要恐怖。
“你给燕京文艺一写就是两篇稿子,怎么到了我们收穫这里,就一个字都蹦不出来了?你到底什么意思?我告诉你,小赤佬,文代会结束之前,你要是不给我交一篇稿子上来,我绝对饶不了你。”
李子成都快嚇尿了。
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女人,一个女编辑能这么恐怖。
他很想逃跑,奈何房间的门被李小琳挡住了。唯一的出路,就是跳窗户了。
可他喵的这里是七楼啊!
早知如此,就不该来国谊宾馆的。
李小琳为何这么生气?
就在昨天,新一期的燕京文艺新鲜上架。一经发售,《风声》就迅速引起了反响。
別的地方或许会晚一些,但是在这四九城里,已经到处都是討论的场景了。
毕竟从未见过这样的谍战小说啊,风格冷峻,內容诡奇,绝望中带著血腥,坚韧著带看信念,一个个的人物都刻画的栩栩如生。
光是阅读文字,就能令人不寒而慄。
大家甚至开始猜测起来,到底谁是老鬼?
李小琳不管到哪儿,都听到关於《风声》的內容。
一想到这样的作品是李子成写的,再一想到这样的作品居然不是收穫的,她就恶向胆边生,把李子成关了小黑屋。
虽然李子成这里没有什么创作的瓶颈,毕竟是抄书嘛。但被人这么监视著,也是浑身发毛啊。
就在他不知如何脱身时,救星来了。
“李子成同志,请跟我走一趟吧。”
来者是个中年人,一身得体的灰色中山装,带著文质彬彬的眼镜,语气十分温和。
李子成认识,廖老的秘书。
李小琳再霸道,这种时候也只能无奈让路,眼睁睁地看著李子成上了轿车,一溜烟不见了。
廖老找自己,应该是关於电影的事。可按理说,应该先找苏耘等人才对呀。
一路上李子成胡思乱想,始终猜测不透。
可是等到了侨办,看到苏耘、李庚、贝聿成等人都来了,他这才预感到,事情似乎並不简单。
果然,廖老出现之后,直奔主题。
“各位同志,现在有一项任务交给你们长影,希望你们能够担负起责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