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庞大而专业的剧组(2/2)
我的文学素质也很不错啊!
我的诗歌,难道太曲高和寡了?
李子成可不知道他的样子,让陈凯戈產生了思想的参差。即使知道,也会之以鼻。
大诗人就是这样,永远认不清自身的问题,也不知道哪来的傲气?
或许趁著现在还年轻,可以將他敲打成不同的形状。
很快地,小礼堂就被充满了。
乌决决的坐了上百號人,一时人声鼎沸,各有感想。
台下的人看著台上各有思虑,台上的人看著群英薈萃也是心潮澎湃。
“这么庞大的剧组,驾驭起来可不容易啊。”
黄震给李子成提前打预防针。
以前拍电影,动员的人力比这个多的,在所多有。
但那是总人数,像这样光是集中起来的主创人员就超过一百多的,大家都没有见识过。
对此,李子成云淡风轻,浑不在意。
一百多人的主创团队就嚇人了?
后世完全工业化的电影团队,轻则上万人他都如臂使指。团队越大,越会让他兴奋。
等人都到齐了,李子成伸手在麦克风上敲了敲,瞬间刺耳的锐鸣声传入所有人的耳朵,小礼堂也安静了下来。
“好了,人都到齐了,现在开始开会。”
台下的绝大多数人都瞪大了眼晴,难以置信地看著他。
在许多人的想法中,今天这个会议主持的人应该是黄震。结果没想到,居然是他这个小年轻控场。
这个时候,李子成也不再装年轻人了,气场全开。
“隨著大家的到来,也预示著我们的剧组正式成立了。至於我们剧组的目標,相信大家都已经清楚了。在这里,我先强调一点,咱们先小人、后君子,以免有人心理准备不足。这一次的任务,事关重大,不容有失。从上到下,无论是谁,都必须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当中。在工作中,不要突发奇想,不要特立独行,一切以集体利益为重”
陈凯戈.
怎么感觉他在点我呢?
“我们这次的剧组,是完全不同的。专业化,规范化,模块化,是基本要求。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各司其职的含义,也儘量適应新式的工作方法。”
一百多號人愣愣听著,至於听懂了多少,显然不太乐观。
不过没关係,许多东西都需要在工作中进行磨合,才能加深他们的理解。
“下面我来宣读一下剧组各部门的人员构成,被念到名字的人,会议之后去寻找自己的部门报导。”
进程这么快吗?
所有人都暗暗心惊,对於李子成没有废话连篇的风格很是意外。
台上,李子成已经展开名单,当眾公布起来。
“本次剧组共分为製片部门、导演部门、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四大类,在四大部门之下,还有若干个小部门。大家都是第一次见面,很多人还不熟悉,我念到名字的请站起来,让大家认认脸。”
事关工作,每个人都认真起来,等著下面的章程。
“製片部门,为本剧组最高负责机构,拥有一切事务的最高决策权。由本人担任总製片人,各部门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都可以来找我。”
李子成一边说话,一边站了起来,好让所有人都看清楚。
大家是看清楚了,但是心里更加不好受了。
这么大的剧组,不到二十岁的总负责人,真是让人嫉妒啊!
不少人都捫心自问,自己二十岁的时候在干嘛?
“製片部门副製片人,有长影厂的苏耘厂长、北影厂的汪洋厂长、八一厂的张景樺厂长和广西厂的韦必达厂长。因为韦厂长无法到任,所以由郭保昌老师代行职权。”
郭保昌在其他几位厂长之后站起来,心里忍不住哆嗦。
没办法,別人都是一方诸侯,唯独他不是啊。
结果现在被摆在了和大佬们一样的位置,怎一个诚惶诚恐、胆战心惊?
幸好他已经得到了广西厂的授权,否则的话这个副製片人很难服眾。
和李子成这个负责具体工作的总製片人不同,四位副製片人的职责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协调。
毕竟剧组的人都是从各个厂调来的,就这么凑到一起,工作的时候少不了摩擦和爭执一旦发生了,只需要这四位出面,问题都会很好解决。
李子成这么安排,也是人尽其用,也得到了黄震等人的认可。
“接下来是导演部门”
李子成的语速依旧不疾不徐,但语调非常清晰,一百多號人全都听的清清楚楚。
“本次剧组共设总导演两位,分別是李庚导演和贝聿成导演。”
李庚、贝聿成夫妻一起站起来,和大家打招呼,却收穫了一大片的喻喻声。
许多人看向他们的目光都充满了疑问。
没办法,这两位名声不显,看起来也还年轻,更没有什么代表作,这么大的剧组让他们担任总导演。
这能行吗?
不过看了《伐木人》的,倒是心里比较平静。
毕竟那种水准的电影,人家都能拍好,水准显然已经在同行之上。
但不管怎么说,李庚和贝聿成担任总导演这件事,已经得到了上面的支持,就不可能发生变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