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角色阵容(1/2)
第161章 角色阵容
四十年后,观眾对好莱坞商业电影的模式深恶痛绝,
因为只要看个开头,就能猜到后面会发生什么。
什么地方会反转,什么地方会高潮,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但是在当下,好莱坞自己都没有总结出这些东西呢,结果被李子成拿来教导中国的电影人了。
在场的这些人是什么感受呢?
惊为天人。
因为构思实在太精妙了,简直將观眾的心理完全琢磨透了。
按照李子成教的模式,大家隨便把一些构思塞入其中,结果都能变成不错的剧情。
这是什么?
这就是万能的公式啊!
李子成把框架构建完,剩下的任务就是大家的了。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关於角色,你们有什么想法?”
他的目的是培养电影人才,改变中国电影的走向,並不是彰显自己的能力。
因此凡是有给大家表现和发挥的机会,他都会放手任大家施为。
反正他能给兜底。
进入这个环节,李骏第一个开口。
“按照事先制定的策略,缩小剧情发生的范围,我们剧本创作组经过討论,
觉得將角色放在一个连队的范围內是最好的。”
这是在广西的时候,李子成就教过的东西。
一开始,李骏等人还不是很认同。
觉得既然是国家的任务,又提供了那么大的支持,当然要宏大敘事才行。
但李子成从广西电影製片厂借了一台摄影机,让他们实地试了试之后,他们就放弃了想法。
不说当下的技术如何。
战爭电影当中,本来宏大敘事的方式就很难出彩。
因为战场是一个很复杂的环境,许多事情是同时发生的。想要在同一时间装在一个镜头里,观眾们看什么?
所以作为电影导演,都会在拍摄战爭电影时,儘量缩小事件的发生场所。
就以整体故事颇为宏大的《中途岛》为例,在呈现战斗场景时,也都是通过一个个飞行员的视角来表达的。
从没有所有轰炸机一起向联合舰队发动攻击的画面出现。
为什么?
哪有那么宽的摄影机镜头啊?
要是镜头拉远的话,观眾又无法看得清具体的事物和事態,极大影响观感。
认可里李子成的理论之后,剧本创作组在构思的时候,就顺著这个原理来做经过研究,他们发现,以一个连的规模来展现战斗,基本上是最合適的。
那么整部电影的故事,也都会浓缩到这么一个连队当中。
甚至真正的主要角色阵容,都达不到一个连队的规模。
毕竟一个连队可是一百多號人,什么电影的主要角色有一百人那么多?
你能写,观眾也记不住啊!
剧本创作组要做的,就是將採纳的素材归拢之后,按照逻辑原理安排到几个重要角色上。
“首先,针对部队里的特权现象,我们设定了一个空降兵的人物。他背景深厚,又是个紈子弟,也是整部剧情的题眼。”
这个思路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