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1/2)
第169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
1980年末,作词人王德將歌词拿给了作曲人刘希津,希望他能帮忙谱曲。
刘希津拿著歌词,在北方冬天冰冷的琴房里,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完成了谱曲。
这首歌,就是《我爱你塞北的雪》。
这首歌的初唱者是周其华,最为大眾熟悉的是殷绣梅版本。
当决定要用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场景来做电影的序幕时,李子成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首歌。
豪迈大气的女高音最能展现北国的辽阔和壮丽,略显欢快的曲调也很符合电影的基调。
此时这么一出来,在座的人全都精神一振。
新曲子,还很好。
足以证明这部电影的用心。
而对於电影导演、摄影、美术等技术人员来说,则完全被画面给吸引住了。
“这电影的摄影师是谁?长影没这么厉害的人呢。”
“你看你看,这画面是如何剪切的?这绝对是两个场景不同时间拍摄的,为何如此顺滑?”
电影整体质量如何尚未得知,但是一个开场所展现出来的技术含量,已经征服了不少人。
场景从满天冰雪给到迎风绽放的寒梅,再拉到寒梅下面的路上,一辆马拉爬犁悠然而行。
老拐子和许灵均一家的对话,点出了剧情。
小说《伐木人》的內容,在座的人除了香港来的几位之外,全都看过了。
此时大家著重审视的,是拍摄和表演。
行家一眼就看到出来,虽然拍摄的是移动中的场景,但实际上是静止拍摄。
几个演员身子底下的爬犁根本就没动,而是人为晃动在製造移动的效果。
这一段里,方智丹的表现让人喷喷称奇。
一个小演员,居然演的惟妙惟肖。
虽然表演的痕跡很重,有点咬台词,但是对於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而言,这已经不能要求更多了。
但是轮到龚雪的时候,立时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那故作坚强又满是担忧、满腹心事潜藏深处的表演,再配上我见犹怜的气质,愣是让许多男同志都心跳漏了一拍。
这个女演员哪里找的?
这是许多导演第一时间產生的疑问。
他们拍电影的,也好想有这么一个演员啊!
后面是上海的戏份,镜头里魔都的美完整呈现。
小提琴的悠扬旋律中,和平饭店揭开神秘的面纱。
饭店固然奢华堂皇,但恰当的镜头才能產生迷人的情调。眾人的视野跟隨镜头推进,又在时空交织的诡计中沉沦。
情与景的交织,完美体现了主人公许灵均的心情,也让眾人对於这种手法惊嘆不已。
这是当下的中国电影所不具备的东西。
浓浓的文艺情调最能击中这些电影人的內心。
夏梦等人则是惊讶无比。
內地的电影如何,他们当然十分清楚。
可这部电影仅仅一个开头所展现出来的东西,已经具备了和世界顶级电影一较长短的水准。
那些欧洲大师,恐怕也拍不出这么惊艷的镜头。
隨后的剧情中,强烈的对立无处不在。
身著中山装的许灵均,和身著西装的许景由,是东方与西方的对比;
许灵均的朴素,和沙逊套房的奢华,是不同世界的对比;
许灵均的谦逊平和,和宋焦英的傲慢蔑视,是思想碰撞的对比:
这么多元素匯聚在一起,剧情却进展很快,令人目不暇接,丝毫没有无聊之感。
“这电影水准很高吧?”
廖一源一直都是香港左派电影公司的经营者,具体的电影艺术並不是很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