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以为范例(1/2)
第173章 以为范例
卖出三千多拷贝很夸张?
比《少林寺》还高不正常?
作者胡编乱造?
知不知道八十年代卖出拷贝最多的电影是哪一部?
对不起,既不是《少林寺》,也不是《庐山恋》。
八十年代的电影销量之王,是《喜盈门》。
这部同样出自上影厂的电影,足足卖出去了四千多个拷贝。
而《少林寺》才大约三千个,《庐山恋》更是只有两千个。
同样在两千个拷贝左右的,还有《高山下的环》和《咱们的牛百岁》。
《芙蓉镇》以一千五百个拷贝的数量排在其后。
排名前五的电影里,两部农村题材的,一部武打动作题材的,一部时装爱情题材的,一部反映特殊时期题材的。
但后世的人,记忆最深刻的却是《少林寺》。
以《伐木人》的质量,卖出去三千多个拷贝,那是一点都不意外。
甚至李子成觉得,等电影真正上映后,恐怕各地电影公司还得加购。
他有这个自信。
毕竟《伐木人》在质量和理念上,是完全碾压当下的。
可不管怎么说,这是一场大丰收。
苏耘和庞学琴乐疯了。
“等回去之后,就给你们发奖金。”
至於奖多少,他虽然没说,但肯定很丰厚就是了。
而且这种嘉奖还不怕別人说三道四,毕竟这可是给长影厂的金库提供了巨大帮助。
反过来说,厂里的其他人还得谢谢《伐木人》剧组呢。
靠著这笔收入,別的不说,起码年底的福利能提升一大截。
吃水,怎么地也得记著谁是挖井人吧?
长影的人高兴,部里也同样高兴。
因为部里肯定赚的更多。
司徒惠敏走过来,笑著问道:“《伐木人》开了一个好头,新电影有没有信心啊?”
其他人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时,李子成掷地有声。
“领导,请您放心,拷贝数不超过《伐木人》,苏大爷就引咎辞职。”
苏耘暴跳如雷。
“混蛋玩意儿,你拿我立军令状是吧?”
一群人哄堂大笑,但眉宇之间不见任何忧色。
他们都在参与新电影的製作,虽然目前剧本还不见踪影呢,但就目前的工作状况来看,各大电影厂通力协作之下,又有国家的全力支持,新电影的质量肯定还在《伐木人》之上。
尤其別忘了。
新电影是战爭片。
而这种电影,歷来都是受眾最广的之一。
只要电影里面的战斗场面能跟《伐木人》一样,电影就一定会广受欢迎。
不过看李子成的准备和思路,只怕要更胜《伐木人》一筹了。
就在几人说笑的时候,司徒惠敏的秘书走进来。
“领导,香港的夏梦女士、廖经理等人来了。”
香港的同行来了?
眾人颇为疑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