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市场的意义(1/2)
第178章 市场的意义
李子成不知道自己的言论能有多大作用。
他只是一个年轻人。
如果不是在文代会,换个场合,他连发言的机会都没有。
也不会有人重视他的意见。
哪怕他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这些大佬眼中,恐怕也只是一个天赋不错的后辈。
幸好在国家的支持下,他成为了主角。
既然活动都是围绕他的作品展开的,那么他再说些什么,这些人也就愿意聆听了。
虽然其中有所反覆和爭执,但他作为一个內心成熟的人,很好地控制住了事態的走向。
该反击的时候犀利无比,该妥协的时候退让到底。
李子成的表现,让很多人感觉很不適应。
毕竟就算是一些真正的老油条,似乎也做不到像他这样游刃有余。
而他提起的音乐界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外的现状,都让在座的人颇为惊疑。
不是不相信他的话,而是这些人一直没有从相关的角度去看待过问题。
这些人中,出过国的不在少数,更是参加了许多音乐文化的交流活动。
可问题是,他们出国也好,参加交流活动也好,都被限制的很死,都只在自己的相关专业领域內工作。
这就让他们很难突破壁障,去关注到专业以外的事情。
但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你不关注就可以的。
尤其是通俗音乐会侵蚀其他音乐类型的空间和受眾,这是一定会发生的事实。
而要想说服这些人,还需要从他们能感受到的地方来下手。
“其实我刚才就说过,通俗音乐並非洪水猛兽,它也一直存在於我们的周围。”
说著,他拿了乔宇、刘积等人举例。
“就比如说,《让我们盪起双桨》本身就是通俗歌曲。这首歌有多好,有多受欢迎各位老师一定比更加清楚。”
“不对吧?《让我们盪起双桨》明明是儿歌。”
有人提出了反驳意见。
李子成呵呵一笑,反驳的话早就准备好了。
“说它是儿歌,是因为它的面对群体。但实际上,即便不是儿童和孩子,难道我们大人就不喜欢这首歌吗?”
这一问,让所有人都顿住了。
仔细思索过后,却不得不点头,承认了李子成的观点。
《让我们盪起双桨》可是风靡全国的佳作,从老人到小孩,就没有不会唱的。
只是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大家就將它定义为了儿歌。
此时想来,好像確实偏颇了。
李子成还在继续。
“所谓通俗音乐,是具备大眾性和时代性的。能够面向最广泛的群体,以朗朗上口的旋律而被大眾轻易接受和学会。能反映当下社会和时代的文化潮流,紧贴大眾的日常生活和情感所向。只要符合这些条件的音乐,其实都是通俗歌曲。”
谷健芬若有所悟。
“按照你的说法,《我的祖国》其实也是通俗歌曲了?”
“难道不是吗?”
李子成的反问,让大家陷入沉思。
《我的祖国》是通俗歌曲吗?
首先,这首歌肯定符合李子成提出的那些条件。
其次,这首歌具备普罗大眾能够接受的价值观吗?
肯定能啊。
爱国主义无论何时都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情感啊,
可他们接受了李子成的观点,也就意味著他们心中的禁开始鬆动。虽然暂时看不出效果,但指不定能有什么新的变化呢。
毕竟参加文代会的这些人,其实就是中国文艺战线的引领者。
后世人通过歷史看到的这个时代发生的任何事,都是从他们这些人的手中诞生的。
反正今天李子成就传播了两个重要观点:
一,通俗歌曲必定会广泛流行,阻止不了。即便能阻止得了一时,却挡不住国外的入侵。
如果逆潮流而动,反而会把国內的通俗音乐市场统统丟失。
二,爱情不是不能提的禁忌,而是人之天性,而且是美好的。
完全可以根据中国的国情来歌颂爱情,但不能一桿子全部打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