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剧本初成(2/2)
李子成在黑板上写下要求。
三幕式结构虽然是烂大街的玩意儿,但能烂大街正说明其好用。
再说了,都是三幕式结构,能不能把电影拍的好看,也是各有千秋的。
大家都不说话,纷纷打开本子,听他授课。
是的。
在大家的心目中,这种时候与其说是集体会议,倒不如说是李子成的授课时间。
反正大家每次都能在这个阶段学到许多新东西。
“建制阶段,分为四个步骤:人物引入,激励事件,拒绝召唤和导师介入。”
说到这里,他开始提问。
“有谁说一下,这四个阶段的代表性事件都是什么?”
陈凯戈最喜欢显摆,这个时候他是当仁不让的。
“人物引入,指的是赵蒙生的出场。要著重表现他紈子弟的一面,突出其和部队的格格不入,以此来达成激励事件发生。”
大导演到底是大导演。
虽然还很青涩,但天赋真的没话说。
陈凯戈一直被人垢病,也不是他没天赋,而是太过於自负,始终沉涵於自己的世界。
但他的认知是没有问题的。
四个步骤依次討论完毕,让剧组的建制阶段清晰明了。
这样一来,等到剧本创作的时候,只需要顺著这个条理来,效率会非常高。
不过李子成没有那么放心,最后问了一句。
“大家知道建制阶段的核心矛盾是什么吗?”
四个步骤,是內容,往里面填充就行。
但只有明白了核心矛盾,才能让每一个步骤围绕中心主题来搞,不至於剧情出现偏差。
李骏作为剧本创作组的负责人,没有把这个责任交给別人。
“应该是赵蒙生的个人私利和钢七连的集体荣誉之间的衝突。”
这个核心矛盾,可以说抓的很准確了。
这样一来,李子成也就放心了。
“更加准確地说,是个人与集体的对立统一。这个集体,剧情中为钢七连,但可以延伸为更大的范围。比如整个军队,整个国家,都可以用钢七连来代替。”
电影中的连队,原本是没有名號的。
李子成给设定了一个:钢七连。
为啥叫钢七连呢?
因为他又安排了一个令人过目难忘的口號:不拋弃,不放弃。
没错,他把《士兵突击》的內容挪用了过来。
借用这句口號,能更好的突出赵蒙生的个人和钢七连的集体之间的衝突。
而整个建制阶段,就是用来完成赵蒙生和钢七连的磨合的。
因为这一段没有战爭戏,所以在矛盾设计方面就一定要猛烈而直观,通过剧情来引人入胜。
至於他把“钢七连”和“不拋弃、不放弃”的內容给用了,未来的《土兵突击》怎么办?
那他管不著。
作者又没想著写到2005年。
新电影,李子成的心里始终有桿秤。
要有《拯救大兵瑞恩》的质感,有《土兵突击》的精神。
还要有原作的內核。
现在进展顺利,初见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