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实例(2/2)
將“漂亮”这个字放在一个男孩子的身上,一点都不显得违和。
並且这种漂亮还不阴柔,反而阳光灿烂,帅气十足,居然將朱石茂都给比下去了。
观眾里有人认出了李子成。
一个女孩子跳起来,很是不满地道:“李子成作家,我给你写过信,你为啥没有回信呢?”
哟,还是自己的书迷。
李子成抱著肩膀,笑著问道:“那你可知我收到了多少封信吗?”
他也没用那个女孩子猜。
“足足二十五万多封,我这辈子啥也不干,拆信都拆不完。我劝你也別等了,该嫁人嫁人,我是你得不到的鲜。”
俏皮话一出,那个女孩子也不生气了,观眾们更是哄堂大笑。
发现大作家平易近人,说话有趣,立刻得到了大家的喜欢。
站在一旁,看到李子成轻鬆拿捏气氛,甄大方看的佩服不已。
他作为一家影院的经理,自付也是有点能力的。但让他站在上面,面对这么多的观眾还要应付自如,那可做不到。
“许灵均同志,你没有迷恋外国的好日子,选择和爱你的人在一起,真是个爷们,纯的。今后你可得好好对秀芝,不能让她受委屈,知道不?”
这是电影和现实分不清的观眾,在这个时代多的是。
朱石茂哭笑不得,赶忙解释。
“这位同志你误会了,我们是在演戏。现实里,我和龚雪同志只是朋友。我有爱人的,龚雪同志也有。”
明显听到台下一片难过的嘆气声。
看来磕cp这种事,古往今来都是喜闻乐见的。
当然了,有人沉浸於电影,自然也有人立足於现实。
“李子成同志,你编写的故事里,许灵均捨弃了去国外过上好日子的机会,这个是真实存在的吗?真有人会这样选择吗?”
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李子成慎重回答。
“在寧夏的南梁农场,有一对从巴西归国的夫妇在那里做技术员。他们拒绝了回去的优渥生活,一直扎根於农场,在那里奉献著他们的热爱和技术,帮助当地改善农业水平。”
台下的观眾们静静听著,心中倍受震撼。
毕竟这样真实的例子,更加具有说服力。
李子成讲完这个事跡,顿了一顿,言辞极其理性。
“当然了,我写这样的作品,固然有歌颂热爱祖国的因素在,也確实有现实的例子作为参考。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为了幸福而选择合適的生活,这不是见不得人的事。为此大家当中如果有人选择出国,也不要心存愧疚。唯一需要记得的是,哪怕走出去了,也不要忘记了自己的根在哪里。当你们在外面经歷风雨的时候才会明白,根之所在,才是魂之所系,人的一生才有归处。”
对於出国这件事,李子成是不抱偏见的。
不管是出国学习先进的知识,还是出国追求更好的生活,这都是很寻常的事。
没必要批判,也没必要妖魔化。
甚至出国后忘记祖宗这种事,他都不是很在意。
教员说的好: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吧,
几亿人口,不出点孽障,才是怪事呢。
喊了几十年外国的月亮圆,也没有影响中国一路向好。
既然如此,纠结这个没有太大的意义。
当然了,心里是这么想的,嘴上不能这么说。
这也是一种zzzq。
而他的话,显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一时间掌声四起。
至於有多少人会受到影响而改变,那就不得而知了。
反倒是因为活跃,李子成这个编剧,比两个主演更加深入人心,著实抢了朱石茂和龚雪的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