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藉口(1/2)
第221章 藉口
李子成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在这个时代毫无疑问是非常快的。
別人看著,觉得他太累了。但在他自己而言,其实这个程度是非常习惯的。
別人著急忙慌地收拾行李,他要准备的东西却不多。
临行之际,他文给中岛美雪写了一封信。
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感觉,借给邱佩柠的walkman和磁带可能回不来了。所以想让中岛美雪再邮寄一次,顺便增加一些这个时代的其他日本音乐。
寄完了信,趁著还有点时间,他去正明斋买了点心,来到了乔宇的家中。
明明看到他的到来,乔宇嘴角都翘起来了。偏偏话语不饶人,张口就是埋怨。
“你说一天天的都跑哪儿去了?往北影打电话也找不著人。你把事搞出来了就不见踪影,害得我们几个老头忙前忙后,真是一点孝心都没有。”
“別听这老傢伙胡咧咧,不知道这段日子他多瀟洒呢。”
佟奇可不一样,完全將李子成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无条件宠著,也露了乔宇的底。
实情如何,李子成当然知道。
这段日子乔宇、雷震邦、刘积几人可是风光无限,
李子成不在京城,他们几人作为老师必须得代表徒弟参加各种活动。
毕竟《伐木人》里面的配乐和两首军歌全都影响力非凡,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加上李子成在文代会上关於通俗音乐的讲话,已经在行业內部引起了重视。
李子成不知道的是,关於他的言论,老人家做过批示。
【音乐创作要坚持开放的態度,坚持人民群眾喜欢的,坚持正確价值观。】
这“三个坚持”一出,所有质疑的声音完全消失。
对於中国的音乐界来说,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领会老人家的讲话,以李子成的观点为依託,
塑造音乐领域的新局面。
可偏偏李子成这个当事人神龙见首不见尾,那么作为他的老师,乔宇三人肯定能够代表他的声音。
天知道他们三人这段时间为了言之有物,究竟是怎样的绞尽脑汁。
尤其是关於通俗音乐领域的见解,他们又不是穿越者,为了不丟人,光是查资料就累的头昏脑胀。
此时见到了李子成,当然要牢骚几句。
可总体而言,乔宇的心里还是高兴居多。毕竟自己的衣钵有人传承,中国的音乐未来可期。
哪怕这个弟子不太著调,相比起音乐更在乎电影。
“虽然你很忙,但有件事你要记得—”
乔宇说起了一件李子成不能拒绝的事。
“关於新时期的音乐发展方向和趋势,国內不管討论的多激烈,大家也都是盲人摸象。在这方面你了解的最多,也要发挥作用。不能站出来发言,那就写一写文章。《人民音乐》那边,我帮你投稿过去。”
这个时期国內已经有了三本音乐类的刊物,分別是《音乐爱好者》、《音乐周报》和《人民音乐》。
《音乐爱好者》被视为最权威的音乐刊物,也是音乐院校的必读刊物。
《音乐周报》更加专业一些,也是公开发行的刊物,
《人民音乐》嘛,单单是“人民”那两个字就代表了一切。
所以李子成要是写了相关的文章,必然是发表在《人民音乐》上的。
这件事和电影一样,其实也是任务。
李子成明白轻重。
得知没有时间限制后,便道:“那我抽空来写。”
第二天一大早,街巷中的早餐味还没有散尽,邱佩柠就跑到了北影。
到了招待所楼下,她在震惊中停下了脚步,不可思议地看著前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