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意外来客(2/2)
至於真有观眾悲伤过度怎么办?
反正他那个时候应该去美国了,其他人受著唄。
就这样,拍摄一天一天地继续著。到了五月,云南的雨季如期而至。
这一下,就是五天五夜,到处都变成了汪洋。
不过剧组上下都很淡定。
因为高地攻防战的戏份拍完了。
这一段最难的战爭戏结束,剩下就很简单了。
雨下个不停,剧组停摆,李子成难得空閒。
乾脆利用这段时间,先是给《人民音乐》邮寄了评论文章,算是完成了乔宇交待的任务。
之后则是专注於电影论文。
这篇论文,就是他能否考取南加州大学电影电视学院的关键。
虽然南加州大学的新学期要到年末,但考虑到路途等各种原因,论文必须要在六月份之前邮寄出去。
换成別人,写这样的论文肯定绞尽脑汁,费尽心力。
在李子成这里,却简单的很。
【要想搞砸一场戏,最好的办法就是强迫它证明什么。】
【主题大概可以被定义为编剧对素材的看法。如果不对创造的人物和环境有自己的態度,就没法写剧本,再烂的本子也写不出来,每个故事都得有某种主题·
李子成直接从《基本剧作法》当中提取素材,论文写的飞快。
之所以这么做,只因为他十分清楚,自己的论文一定会被大卫·霍华德看到。
那么我用你日后的理论写成的论文,你又该如何评价呢?
相信大卫·霍华德看到这篇论文的时候,一定是心怒放的吧?
一想到在大洋彼岸居然有一个知己,他难道还不给予通过吗?
只要一想到自己將会有一个如此心灵相通的学生,他恐怕睡觉都会笑醒吧?
不要以为西方的老师就不注重衣钵的传承。
人生在世,功、名、利、禄始终都是摆脱不了的协锁。
如果李子成能帮他完成关於编剧的理论研究,他就一定会对这个素未谋面的中国学生大开绿灯,並且成为李子成在好莱坞的领路人。
这叫什么?
这叫投其所好。
如果不明白这一点,怎么能写好论文呢?
“真是想不到,你的理论研究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你都是从哪儿学来的?”
贝聿成翻著论文,惊为天人。
相反李庚在旁边抓耳挠腮,无比鬱闷。
只因为他的英文不好,有点看不懂。
看著他们母子俩详细交流,不停地往外蹦英文单词,李庚无比伤心。
三个人的家,只有我像外人。
不过仔细想想,李子成会的语言当中,英文、上海话是跟贝聿成学的,日语、俄语是跟长影厂的老人学的。
唯独从他这个父亲身上,基本没有学到什么。
不对!
李庚很快想到了自己的贡献。
儿子的东北话可是他教的。
这么一想,他又重新骄傲起来。
然而就在他努力想要参与到交流中时,有人找上门来,並且让李家三口大吃一惊。
“子成君,好久不见。”
看著俏生生站在外事人员身后的中岛美雪,李子成几乎怀疑自己的眼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