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文学先行(2/2)
他刻意弱化了战斗的部分,反而在每个人物的背景故事上做了深度塑造,读起来令人潜然泪下。
虽然和电影差別较大,但李子成却十分满意。
毕竟文学和电影展现的方式是不同的,这样一来还能形成有益的互相补充。
等李存保回来时,他已经看完了。
“不得不说,老李你这文字功夫有一手啊。明明我都看过资料了,这次读起来还是忍不住掉眼泪。”
李存保如同换了一个人。
“掉眼泪不是目的,让英雄们的故事被更多的人知道,我也就没有遗憾了。”
但凡是到南疆走了一遭的,心灵就不可能不受到震撼。
那些可是真正的有血有肉的故事,都不需要进行什么艺术加工,就足以让人泪流成河。
“那就交给总政审核吧。”
因为是涉及到部队的文学作品,所以必须要总政通过才行。
別人或许很麻烦,但李子成现在有便利条件。
他亲自將稿子交到了韦上將的手中。
没到三天,韦上將就亲自找来了。
“看来国家让你担负此责任是对的,真是给了我们一个天大的惊喜啊。这么好的文章,这么多感人肺腑的事跡,要让更多的人看到。发表在《人民文学》上,你们有没有意见?”
歷史发生了变动。
原版是刊发在《十月》上的,
虽然《十月》也是顶级刊物,號称文坛四大名旦之一,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跟《人民文学》相比。
“人民”两个字,代表了一切。
李子成和李存保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的神色里看到了振奋。
“一切听从领导安排。”
当天下午,张光年就亲自跑了过来。
“好好好,你小子在忙於电影之余,还没有忘记文学创作,这是中国文坛之福。”
老先生把文章看了一遍,立刻意识到《人民文学》捡到宝了。
更不要说这背后还有国家力量在推动,销量百万只怕不在话下。
天知道《闯关东》发表在《收穫》上时,他们这些人心里酸到了什么程度。
后来文代会期间,见著了李子成,张光年就想跟他约稿了。
得知他在忙於电影,这才无奈放弃。
结果无心插柳柳成荫,天降雄文,直接落在了《人民文学》的头上。
恐怕其他几家得知,要捶胸顿足、哀嘆不公了。
“都是李存保同志忙前忙后,能有这篇小说他占了大部分的功劳。”
李子成把李存保往前推。
等文章发表后,肯定会引起极大的轰动到了那个时候,光是作报告就是一件苦差事,还要全国各地的跑。
李子成是没时间了,但这件事的意义又很重大,所以交给李存保是最好的选择。
李存保不知道这些,还以为他谦逊礼让,感动的不行。
等安抚了李存保后,李子成又將一份名单交给张光年。
“您看,这是所有参与了编纂文章的名单,到时候能不能加在作者名录当中?”
张光年一看,好傢伙,这怕不是有一百人了。
除了合著的李存保、李子成之外,还有李庚、贝聿成、李骏、陈怀愷、陈凯戈、张一谋等人的名字。
他们也確实为了这篇小说的面世出力的,加上他们的名字理所当然。
只是这份名单,此时看来只道寻常。
等未来人们回看的时候,怕不是要惊呼“好傢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