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高歌猛进:全球首款舰载版隱身四代战机!(2/2)
彭林看完了试验数据后,迅速地找到问题所在,並说道。
隨后,工程师们迅速將六组超导储能环改造成蜂巢结构,就像歼-35的隱身涂层接缝那样精密咬合。
突然,警报器尖锐嘶鸣,大屏幕监控画面中的弹射轨道冒出虚擬烟雾。
“能量过载!”
年轻工程师的惊呼声被淹没在设备嗡鸣中。
彭林却盯著炸裂的波形图笑了,这分明是当年“山城號”主炮首次齐射时的故障重现。
他立即开始亲自带队解决相应的问题。
凌晨三点,改造后的弹射器开始极限测试。
脉衝电源组迸发的蓝紫色电弧將整个实验室照得如同极昼,10吨配重块在0.3秒內被加速到180节,轨道摩擦產生的等离子体在稀土涂层表面形成诡异的紫色光晕!
“成功了!”
“能量转换效率91%,远超蒸汽弹射器的60%。”
所有人为这一实验数据惊喜不已!
更惊人的是控制终端显示的“峰值功率曲线“,竟与三年前“山城號”击沉靶舰的那次完美齐射完全吻合。
在使用“山城號”巡洋舰上的技术后,此次在“鲁山號”航空母舰的电磁弹射器上的研发过程异常的顺利!
经过一次次的先进技术研发,龙国军工设计和工程师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发技术经验!
触类旁通之下,只会有更多地技术成果被不断的转化出来!
窗外,渤海初升的朝阳正將第一缕金光洒向船坞中那具钢铁巨兽的轮廓,“鲁山號”的飞行甲板上,电磁弹射器的安装槽已预留完毕!
……………………
北方重工业基地,沈飞舰载机研发中心。
清晨的机库被氙气探照灯照得雪亮,三架不同构型的歼-35原型机如同暗夜中的幽灵,静默地停放在电磁屏蔽区內。
沈飞的航空工程师为了追赶“鲁山號”航空母舰的建造进度,同样不眠不休奋斗了一夜!
对於航空母舰来说,舰载机是其战斗力的绝对体现,不可或缺!
虽然“鲁山號”航空母舰在建造完成后可以临时使用歼-35进行替代,但是搭配舰载隱身四代战机却才是其最强完全体!
沈飞不想拖慢整个项目的进度,所以一直在加班加点的研发!
为了研发舰载版隱身四代战机,他们总共挑选出来三款原型机进行选择!
菱形翼尖的001號原型机正是“红旗军演”中碾压全球三代机的功臣,机身蒙皮上还残留著西北戈壁的沙尘刮痕。
地勤人员正用雷射测距仪反覆核对其摺叠机翼的铰链强度,机械臂在接缝处喷涂新型稀土吸波涂层,紫灰色的光泽在强光下泛出蜂窝状的波纹。
002號原型机的尾鉤格外醒目,鈦合金材质在低温测试中结满霜。
工程师们围著它爭论不休:“陆基型的矢量喷管布局不適合舰载著舰衝击,必须加强起落架液压阻尼!”
有人指著大屏幕上反覆播放的模擬著舰画面,甲板剧烈起伏中,战机尾鉤与阻拦索的碰撞火四溅。
最引人注目的是003號原型机,它的机翼摺叠机构完全展开后,翼面积比陆基型增大18%,机腹却突兀地裸露著未完工的武器舱。
“电磁弹射適配测试失败了三次!”
沈飞总师一把扯下布满数据的图纸,上面標註著触目惊心的红色警告:“前起落架牵引杆承压不足”。
歼-35在研发过程中有过数个不同版本的原型机,现在沈飞准备在其中挑选最合適的版本进行改造成为舰载版!
“抗腐蚀测试开始!”
003號被拖入盐雾实验室,模擬海洋环境的高浓度水汽瞬间吞没机身。
监控屏上,机翼摺叠处的传感器数值疯狂跳动,这是舰载机必须面对的腐蚀地狱。
技术员死死盯著数据流:“蒙皮电位差超標!接缝处电化学腐蚀速率超陆基型300%!”
隔壁车间,一台被拆解的“太行-改”发动机躺在台架上,涡轮叶片上布满液氮清洗后的白霜。
““太行-改”舰用版必须重新设计防盐雾电路!”
首席工程师用扳手敲著喷管吼道。
火四溅中,有人將“鲁山號”甲板的风速数据投影到墙上:著舰瞬间的侧风会撕裂传统进气道的流场。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三架原型机的测试数据如洪流般匯入中央计算机。
大屏幕上,舰载版歼-35的最终构型逐渐清晰:摺叠翼强化铰链、尾鉤衝击缓衝模块、蜂巢式防腐蚀蒙皮……
全球首款舰载版四代隱身战机也终於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