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京师震动(1/2)
精舍內,落针可闻。
隨著嘉靖帝的那一声“呈上来”落下,黄锦几乎是小跑著冲向门口,小心翼翼地接过通政司差役高举过头顶、犹带寒霜的朱漆奏匣。
他不敢有丝毫耽搁,捧著这仿佛重逾千斤的匣子,小跑著回到八卦台前,躬身高举。
嘉靖帝的目光如同实质,紧紧锁在那奏匣上。
他並未立刻去接,指尖在紫檀案几上无意识地敲击著,发出“篤、篤”的轻响,每一下都敲在殿內眾臣紧绷的心弦上。
“即是军情奏章,黄锦。”嘉靖帝突然开口了。
“奴婢在。”黄锦连忙应道。
“你先帮朕看看,若確是军情奏报,诸位大臣都在,你就念出来来一起听听吧。”嘉靖帝捏了捏眼瞼,语气淡漠。
“是。”
黄锦应声,缓缓打开锁扣,取出里面厚厚一叠、用火漆密封的奏本。
猩红的火漆被“嗤啦”一声撕开,露出里面工整的墨字。
他深吸一口气,展开那份密封火漆的奏章,先是大概扫了一眼,隨即用清晰而略带颤抖的嗓音朗读起来:
“臣漕运总督王誥誥、巡盐御史杜延霖,冒死顿首上奏……”
奏章前半部分,字字泣血,详述了杜延霖入扬州查盐课受阻,王茂才、钱启运、郭晟等人如何构陷钦差、煽动民变,乃至丧心病狂勾结倭寇登陆扬州、屠戮盐场灶丁的滔天罪行!
字字血泪,桩桩件件,触目惊心!
“……幸赖陛下天威庇佑,巡盐御史杜延霖洞察奸谋,提前示警!臣王誥亲率精兵南下支援。倭寇屠戮盐场之际,臣以雷霆之势,內外夹击!阵斩倭寇六百余级,生擒倭酋井上小七郎及其党羽十数人!”
“扬州知府钱启运、两淮都转运盐使王茂才、扬州卫指挥使郭晟等主从犯官,见势不妙,竟欲趁乱袭杀倭酋灭口,其通倭行刺之罪,当场坐实,已一併擒拿!”
“其通倭往来书信、调度倭寇之牙牌,皆已查获,铁证如山!另有犯官何和颂攀咬司礼监及阁臣,语涉狂悖不敬。”
“此役,赖陛下洪福,將士用命,一举荡平倭寇,肃清通倭奸党,扬我国威!然盐场灶丁死伤枕藉,实为臣等未能及早洞察之过,伏乞陛下责罚……”
奏章读完了,精舍內一片死寂!
斩首倭寇六百,算的上『嘉靖倭乱』以来数的上的大捷了!
但无人关注这个!
扬州盐、政、兵三大衙门的主官、三四品大员全部通倭?
更骇人的是,竟有犯官攀咬至司礼监与內阁?!
这一旦彻查,得有多少人头落地?!
杜延霖在扬州究竟干了什么?
这一下,基本可以把严党在扬州乃至两淮的实力彻底拔除!
所有大臣,包括跪在地上的李默,都霍然抬头,脸上无一不是骇然之色溢於言表。
“砰——!”
就在这一片寂静之中,嘉靖帝猛地將手中那封弹劾王誥的奏章重重拍在案上!
力道之大,震得案头笔架上的玉管狼毫都跳了起来!
“王誥此奏……”嘉靖帝的声音不高,他似乎在笑,但这笑声却怎么听都有种择人而噬的意味,“是捷报!”
群臣心头猛地一跳!
皇帝金口玉言,等於为扬州之事彻底定性!
扬州,乃至整个江南怕是要人头滚滚了!
只见嘉靖帝从黄锦手中接过王誥的那封捷报,手腕一翻,將它与弹劾王誥奏章並排放在案上,然后屈指,在弹章上重重一敲!
“啪!”
那声响,清脆得令人心颤。
“好一个『任人唯亲』!好一个『才不堪任』!”嘉靖帝的声音陡然拔高,带著一种刺骨的讥誚,目光如电般扫过台下严党眾人:
“看看!都好好看看!这就是尔等口中『才不堪任』的王公遇!”
这话如同无形的鞭子,狠狠抽在严嵩脸上。
嘉靖这话明著赞王誥,其实是在敲打严党——
你们还好意思弹劾王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