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罗伯特的效忠【求月票】(1/2)
杰克和安娜是一对年轻的爱尔兰夫妇。
为逃离极度贫困,他们离开故乡移民伦敦,却遭遇每天14小时的残酷劳作和连温饱都难以维持的工资。
“我们做得对吗?”安娜问道。
他们乘坐狭窄的驛马车抵达这里才几周,如今已和车夫颇为熟稔。车夫说几小时后就能到达。无需多言,眾人都明白:王储演讲带来的希望正渐渐消散,不安感取而代之。杰克紧紧握住安娜的手:“这是正確的选择。”
他们与其他约30户移民家庭被分配到一个名为“洛斯纳兰霍斯”的荒芜拓荒村——这里日后將成为奥兰治县下辖的“阿纳海姆”市,毗邻已有2000人口的“洛杉磯”社区。“洛斯纳兰霍斯”意为“橙树之地”,王储埃罗尼莫考虑到阿纳海姆及其周边地区將因橙树林闻名,特意取了这个名字,並暗示未来可尝试经营橙园。
“到站了!”车夫高声喊道。
“这里吗?”“什么都没有啊……”人群中响起低语。儘管早有心理准备,眼前確实是片荒芜之地。车夫帮著卸下行李后便匆匆离去。隨后几十分钟內,其他家庭陆续抵达,处境大同小异。
“该从何下手呢?”“……或许该先建教堂?”“教堂不错,但怎么建呢?”
正当移民们茫然无措时,三个骑马男子抵达了。
“他们是谁?”眾人瞬间警惕起来。骑马男子下马喊道:“大家好!我们是奥尔特加建设公司的建筑师!请稍作留意!”“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拓荒想必令人迷茫吧?请不必担心!我们曾参与过墨西哥帝国王储埃罗尼莫·伊图尔维德殿下的工程,还参与建设了加利福尼亚首个拓荒村『萨克拉门托』!”三人转身补充道:“遵循我们的指导,可最大限度减少拓荒村建设中的失误。”
大部分移民听不懂西班牙语,但少数懂的人主动用各自的母语翻译。
“你负责收集木材,我去勘察一下地形。”“好的。”一名男子展开王储亲自绘製的“標准拓荒城市设计图”——这並非为“洛斯纳兰霍斯”量身定製,而是改良自建设萨克拉门托时的设计图。“但只要合理应用这张设计图,就能打造出具有扩展潜力的拓荒城市。”“那里有河流,以河流为中心规划如何?”“好主意,这里地形不错,这次应该会顺利。”
自称建筑师的三名男子商议后,拿出纸张开始记录。负责木材供应的男子对移民们说:“好了,那边的人按要求开始工作,我们先从木材採集入手。提醒一下,在所有人的房屋建成前,工作没有例外——毕竟我们只接收了健康的人。”
儘管劳动艰辛,但一想到是在建造自己的家园和村庄,大家便咬牙坚持。8周后,洛斯纳兰霍斯的第一座建筑——教堂竣工了。
仿佛掐准了时间,驛马车接连抵达,车身上印有“里奥斯快运”字样。“这里是『里奥斯快运』的『洛斯纳兰霍斯』站点,按要求设在此处。反正周边全是王储殿下的土地。”“是!”工作人员称受政府委託配送物资,並分发了粮食。隨后,他们立刻投入建设——原来都是奥尔特加建设公司的建筑师,受僱於里奥斯快运负责站点建设。驻守警卫也隨之抵达,他们不仅要守护里奥斯快运的站点和仓库,短期內还將兼任村庄的安保工作。拓荒村开始迅速成型。
实力曾遭质疑的约瑟夫·洛克,幸好是真材实料。他仿佛从脑海中直接调取资料般画出了蒸汽机车设计图,即便非专业出身的人看来也有模有样。
“锅炉部分是核心。”“……您怎么知道?这正是我们之前製造的『火箭號』的核心部件。”“设计图如此详细,按图建造即可。需要多久?”“由於要先製造所需的工具和机械,时间会稍长。具体需尝试后才知,大概需要6个月。”“6个月啊。即便再久些也无妨,务必设计出能批量生產零部件的工厂。这部分我也会亲自参与。”
当时,即便复杂机械也常靠手工逐件製造、组装。虽然这样可能加快首辆蒸汽机车的生產,但在埃罗尼莫看来效率太低。反正世界上首条铁路属於英国,美国在今年5月建成了第二条,即便参与记录竞爭也最多只能爭第三。“相比记录,全国性铁路网更为重要。况且若能实现蒸汽动力装置的批量生產,应用场景將十分广泛。”
“批量生產?这成本……而且蒸汽机车真的有那么大需求吗?”面对埃罗尼莫从一开始就要求批量生產的指示,约瑟夫面露担忧。“需求会很旺盛,而且我会大力投资,不必担心成本。特別是蒸汽动力装置,除了机车,还能用於其他领域,单独建个工厂吧。”“……是,殿下。我会全力以赴。”
对拥有公司股份的约瑟夫·洛克而言,埃罗尼莫的大规模投资是利好。仅蒸汽机车的需求就会供不应求——在这片面积是南韩50倍的广袤国土上,蒸汽机车將大有用武之地。若想在未来的出口中占据价格优势,必须加大投资。“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对铁路的未来有100%的信心,必须利用这一点。”虽然整体出口蒸汽机车的情况可能不多,或许只会出口部分核心零部件,因此核心零部件必须更具价格优势,从设计阶段就需考虑適合大规模生產。埃罗尼莫与约瑟夫討论后,开始修改设计。
“殿下,有客人来访。”叠戈稟告道。
“客人?在这种地方?”埃罗尼莫正在拉斯特鲁查斯的埃斯特拉达钢铁厂和洛克精密机械厂间奔波忙碌,平时一起工作、朝夕相处的人都不算“客人”,若称“客人”,必定是外人。
“是的,是一位名叫罗伯托·科尔特斯·门多萨的议员。”“科尔特斯·门多萨?和费尔南多中將同姓。”在西班牙语文化圈,人们有时会使用两个姓氏,通常前者是父亲的姓,后者是母亲的姓。
“请他进来。”
来访者是位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殿下您好,我是罗伯托·科尔特斯·门多萨。虽能力有限,但承蒙殿下恩泽,得以担任议员一职。”据悉,他属於保守派议员。
“幸会。您与费尔南多中將是何关係?”两人不仅同姓,相貌也相似,显然同属一个家族。“他是家兄,我们是相差几岁的兄弟。”“果然,我就觉得您和费尔南多中將很像。您身为议员,理应住在墨西哥城,为何远道而来?”埃罗尼莫直接切入正题,毕竟正值繁忙之际。
“最近议会中暗流涌动,我认为殿下有必要知晓,因此特意前来告知。”“为告知此事,特意远道而来?”“……不胜荣幸。所谓暗流,是指近期共和派议员们正提议制定限制殿下推进的铁路事业的法案。”
果然不出所料。他们大概以为这次终於能压制埃罗尼莫了。
“嗯,我早已料到共和派议员会有此举。我已有所准备,您不必过於担心。不过,您远道而来,恐怕不止为此吧?”
为了传递那个消息,亲自前往实在是距离太远。既然如此,通过里奥快递寄封信就行。
沉默片刻的罗伯特议员,用沉重的声音开口了。
“……其实我前来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保守派。”
“保守派?……难道不只是共和派,保守派內部也出了什么事?”
“是的,没错。最近保守派中也有风声传出。”
“什么风声?”
“那个……”
他略显尷尬地迂迴解释,但总结起来大意如下。
“他们对自己驱逐的农民自行找到生路感到不满?觉得这让人不顺心?”
“……我绝对不这么认为。”
哈啊——
地主们本希望被驱逐的农民走投无路、四处奔波,以至於哪怕只给一点维持生计的粮食,他们也会心甘情愿地拼命干活。但埃罗尼莫正提供著大量就业机会,这让他们无法接受。
“这些傢伙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