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偶遇劫修(2/2)
第三匣是朔魄,风寒入骨,虽不若冥寒持久,却在短时爆发上更胜一筹,可用作引线,点燃全阵共鸣。其余诸匣,或带丝丝矿息,或携一缕山川古旧的寂静,各有脾性。他以神识轻触每一缕寒气,標註出处、年份、属性偏向,心中暗暗排布,將来进入流霞岛后,哪些放阵心,哪些布阵边,
哪儿缕作为补位,与哪儿道寒水相互调和,渐渐有了章法。
验收到最后,他又取出在万宝楼以高价换来的几道稀罕货色。
一道名为落星寒露,水光极细,若非以神识探入,几乎与空气无异,据说是在流星坠海之夜自海天交界处採回,纯净非常。
还有一道名为玄藻宿寒,似有黯绿色泽,在水中最为稳固,可以用作阵心外的一环缓衝,避免葵光爆发时寒意逆卷伤到阵者。如此盘点良久,他心中已经把玄冥葵光阵由初成推至小成的路径復盘了三遍,连可能的偏差都標在了心底。
屋內愈发清冷,窗纸上凝出微霜。
李沐川合上最后一只玉匣,伸手抚过匣面,霜华隨触即散,露出內里温润的玉光。
他轻吸一口气,视线掠过整齐排布的玉匣,唇角缓缓弯起。
丁玉春与黄铭的门路果然不虚,再加上万宝楼的渠道,短短两日,已非他一人奔走所能及。人情虽欠,却各有尺度,將来有的是机会偿还,
他重新计算一遍数量,確认没有遗漏,
连同两人最初当面相赠的八道寒气在內,此番共得三十九道天地寒气,属性既有海沟冥寒这类持重之力,也有朔魄、雪蚀这类刃口之寒,更有落星寒露、玄藻宿寒这样兼具稀罕与稳定的异品。
三十六道用来织就小成之局,余下三道作为更替与补位,不但能补齐阵纹运转时可能出现的空档,也能在长程守御中维持阵势的呼吸,不至於一击之后便陷入力竭。
他收束气机,起身关窗。夜色沉下,城中渐静,远处海面泛著细碎光斑。
李沐川心神一片澄明,已然决定翌日清晨便回流霞岛开阵。
玄冥葵光阵小成之后,葵瓣层叠,寒辉吞吐,既可化为护岛之幕,也可在必要时化守为攻,给逼近的敌人来上一记冷厉的警醒,
至於传闻中的那头妖將,若真踏浪而来,先让它试一试这三十六瓣葵光叠出的寒锋,再谈后续次日清晨,青云仙城的楼影在薄雾里渐渐淡去。李沐川御风而行,沿著海岸线折入外海。潮风带著冷意拂过衣角,天与海在远处连成一条灰蓝的线。
他神识半半收,像一张细密的网,悄然铺在四野。
飞出数十里时,他忽而停住,风声收拢,衣袂归静。他回首望向身后空寂的海天,语气平淡:“几位道友,既然到了外海,便无须再躲了。”
话落片刻,海气微盪,三道遁光从淡影中剥离出来,立在百丈之外。
为首一人形容枯瘦,颧骨高耸,鼻樑弯鉤如刃,眼眶深陷,黑白分明的瞳仁像被海风晒乾的石子,毫无温度。
头顶稀疏的髮丝散成几缕,贴在脑门上,肤色带著蜡黄,嘴唇极薄,像是习惯紧抿。他的脖颈细长,肩脾尖削,整个人有股冷硬的禿鷲气。那人斜了李沐川一眼,眼底的贪念不加掩饰,语带惊异又带戏謔:“果然身怀重宝。区区筑基中期,竟能察觉我等。”
他右手侧的一名灰袍汉子不耐烦地冷哼一步,目光里儘是刻薄:“大哥,何必多言。这小子近来常同丁玉春来往,又巴结那黄丹师,十有八九是要走运的肥羊。现在动手,落得个乾净。”
李沐川的目光淡淡掠过三人,心里已经大致猜透了这几人出现的原因。
近来他频繁出入黄铭府邸,又在万宝楼收购寒气,这般举动落入有心人眼中,確实容易招惹。
若说此前在城中一直安稳,倒也未曾真正被这类劫修盯上,如今出得城来,倒像是补了一次缺课。
他嘴唇勾起,没想到自己来青云仙城二十多年了,总算被劫修盯上了一次。
他抬眼打量三人气息起伏,皆是筑基后期,神魂不算凝练,手段多半偏向血腥与偷袭。若放在城內诸多禁制之下,未必敢如此明火执仗。
最后一人见李沐川神色不变,反觉心里发紧,强撑著横声道:“小子,死到临头,还敢笑。”
李沐川没有答话,也不再给对方上演威胁的话头。
袖口一振,两道灵光条然游出。赤焰蛟先出水,身形修长,鳞片间隱隱透出赤金之色,胸腹腾起一层温热的炎痕。
它一声低吟,海面近处升起一圈涌动的白雾,热浪在雾中捲起,像是火与水在同一处呼吸。
紧隨其后,一只玄甲灵电从灵缚中缓缓探头,背甲如山,青沉稳,甲面纹路纵横交错,內里微光流转,仿佛深渊流脉在申中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