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一个大明人(1/2)
第91章 一个大明人
江户中心城,千代田,
天皇御所,御前议政厅。
“三重县的事,诸位都得到消息了吧。今日陛下传唤我等,便是为了商討对策。”
竖有薄帘的上座位前,头戴传统神官高帽,穿著红白色礼袍的老人,扫视厅下眾人,缓缓开口道。
此时此刻,
到场参与內政秘密议事的,便是当今日本新政府的最高权力层。
除去薄帘后听政的睦仁,明治天皇本人外,其余就只有五人。
站在门帘之前替天皇传话,白的髮丝束於帽內,面庞清瘦的老人,便是大纳言,太政大臣,
松平千重。
厅下最前,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身著燕尾西服,胸前打著黑色蝴蝶结,留著西式大鬍子,眼眸幽深的青年,便是参议,大藏卿,大久保利通。
他的左右,同样是两名西服领带的男人,
左侧文质彬彬,带著书卷气的是左大臣,板垣退助。
右侧浓眉细眼,眼神凌厉的是右大臣,岩仓具视。
当初新政府派去出使美国,学习先进位度与架构的岩仓使节团,便是由他提出並执行,担任领头大使。
再是最后方,站的最远,面容消瘦,眼眶深陷,身形短小的青年,则是內务卿,伊藤博文。
不算新军部的陆军卿,海军卿,眼下这五人便是新政府权力的顶峰了。
他们说的话,做出的决策,採取的政策,將直接影响全日本的方方面面,一起决定著日本近五千万人的未来。
“回稟陛下,三重县的事,臣等已派人调查清楚。”
参议大臣,大久保利通主动上前稟报,“起因是农民们不满土地税,要求新政府降低税率。”
“土地税?”
睦仁天皇的嗓音从帘子內飘出,“不过才上调到了百分之三,这也算高吗?那些农民是不是太过自私了,如果这点税都不肯交,国家还如何发展?”
“陛下所言极是,只看数字的话,土地税不算高。”
太政大臣,松平千重回过头解释道,“但以现金纳税,不隨农產价格变动,再加上额外三分之一地税的附加税,作为村费,农民实际得缴纳一年收穫量的百分之四十。”
“此比重,比起德川幕府统治时都要高。”其下的大久保利通又特意补充了一句。
睦仁天皇或许意识不到这些数据代表什么,却肯定能明白,比德川家做得差会有什么后果。
薄帘后,睦仁天皇沉吟片刻,迟疑道:“既如此,卿们觉得能降低一些吗?”
“不能。”
身处最后的內务卿,兼任財政大臣的伊藤博文上前开口道,“陛下,当时提高土地税,不仅是为了增加財政收入,也是为了发行土地债券。以一个较高的价格卖给美国人,从而换取大量资金。
这笔钱既用在军队改革,军事发展上,也用在我国工业发展上,两者皆关乎日本的未来。
要是降低了土地税,美国人手中的债券就会贬值,政府在国际上的信誉也会相应下降,將极大拖累经济发展。”
睦仁天皇或许听不懂土地债券,国家信誉等运作的原理,但也能听懂,土地税降低,会影响跟美国的关係。
於是他又问道,“那卿们认为,三重县的暴乱,应当奈之何如?”
此问出后,放眼四下,一时却无人开口。
沉默持续半响,
还是大久保利通站了出来,献策道:“陛下,我认为三重县的暴乱,可以稍放一放。农民粗鄙,组织杂乱,缺乏统一调度。就如歷史上各时期的农民暴动一般,雷声大,雨点小,掀不起多大浪。
恰逢爱知县的地震,海啸,隔断了其行径路线。我们可藉此宣扬,他们违背天意,受到了天照大神的惩戒。如此舆论之下,便可令怯懦的农民们畏惧天威,从而拖慢他们扩张的速度。
待到鹿儿岛战事平定,我军主力自可在北上回城的路上,顺带將其镇压扫灭。”
“大久保参议,此计甚妙。”
帘子后方的人影不自觉点头,旋即又问,“眾卿以为如何?没问题的话,便照此执行吧。”
“陛下,臣认为还有不妥之处。”
松平千重转过身,两手从袖袍里伸出,並在一块微微躬身,“如此方法,的確解决了这次的暴动。那以后呢?其他地方的农民呢?”
他发出质疑,並继续道,“据我了解,此番暴动规模之所以比以往都要大,是有人在背后策划鼓动,只是恰好藉助了土地税引起的反感,让农民们有了胆气,敢於联合起来发动暴乱。
陛下有所不知,三重县不是唯一出现问题的地方。北海道,四国,九州,伊豆半岛,都有大大小小的农民暴动。
要是不从根上解决,全国的农民可就成了野谋之人肘新政府的工具。”
“松平大纳言,你是说,三重县的农民暴动是有人专门策划?”
睦仁天皇语气异,旋即又沉下声音,“胆敢谋划此等大逆不道之事,比萨摩藩那帮叛徒更要越界,会是什么人?”
松平千重刚要摇头,表示不知,但厅下的伊藤博文抢先一步回答道,“臣此前得到了消息,那些农民装备有机关造物,推测是大明人在给他们提供武器。”
“大明天国?”
睦仁天皇闻言大惊,不由从座位站了起来,语气带上了颤音,“他们不是跟列强在交战吗?还有余力派人打过来?他们要做什么?莫非是要让日本恢復朝贡?”
松平千重看了眼伊藤博文,微微皱眉,摇头道,“应当不是。大明天国向来看不上我国,歷代朱天子对朝贡一直是不屑一顾的態度。况且眼下他们国內遇到的问题比我们可大得多。”
伊藤博文与松平千重视线相交,面色皆是平静如水,眼中看不出半点情绪前者开口赞同道,“松平大纳言所言没错。那个大明人悄悄进入我国,又擅自煽动暴乱,多半不是大明朝廷的意思。
毕竟,大明境內各州也发生了诸多农民起义,成百上千万的规模,比我们可要大多了。同时对外还与七大列强不断发生摩擦,隨时有开战可能,不会有余力来干涉我们內政。”
睦仁天皇证然片刻,恍愧回神,“卿们的意思是,只是单单一个大明人,策划了这起暴乱?可他究竟是谁?又为了什么呢?”
“这就得问松平大纳言了。”
伊藤博文背负双手,目不斜视的看著幕帘內的睦仁天皇,缓缓吐露出酝酿已久的话语,“陛下有所不知,三个月前,一位精通机关术的大明木匠来到江户下田町,私自贩售机关造物,並且拒绝向政府纳税。
之后松平大纳言的侄孙,私下接触了那位大明人,疑似被其收为了弟子,得授了机关术。
那大明人还將自己的女儿託付给了他,隨后便失去踪跡。
陛下您昨日收到的由三菱商会进献的机关弩机,便是由这位松平大纳言的好侄孙亲手製作。”
矮小的身躯却在此番言之凿凿的话语中显得高大,他好似將棋中落下杀招一般,最后点道,“三重县的农民所使用的机关造物,正是一种机关弩机。”
话音落下,御前议事厅陷入短暂的沉寂。
没人说话,
空气却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顷刻,
“松平大纳言,伊藤参议说的可是真的?”
睦仁天皇的视线透过帘子,加之厅下四位大臣的视线,匯聚一块,刺在松平千重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