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万和武盟,未尽之责(2/2)
卫靖川摇头,“国之气运或许存在,却不是这么堂而皇之的东西。杀一个人就能影响国运,哪有如此儿戏。
他们广泛使用传播这种说法,只是为了洗脑的用途。真信了的话,便是著他们的道了。”
说著,
他伸手指了指地上占据东边一角的户首,“此人名叫庞洪,早先在武当山修行,因近些年朝廷的不作为,江湖纷乱,便决定下山作为一番。
凭藉一身霸道的横练功夫,倒在江湖上闯出了点名头,但因心高气傲,不久后便闯下祸事,为躲避追捕,出逃大明下了南洋。
想必就是在那之后,被人引入了武盟。”
“其他三个呢?”
关赫晓问道。
他主要好奇的是那位长得像麻美的女人。
“除他以外,北斗和南斗则是从南洋某个国家挖掘出的苗子,从小在那边培养起来。最后西星这女人,应是当年从日本选出去的苗子。”
卫靖川回答並补充道,“他们四人在南洋兴风作浪,被道上的人並称作个浑號一一『南洋真武四將星”。
武盟一次性派出他们四个来杀关先生,可谓是极大的手笔,理由应是关先生最近在横滨闹出的动静太大了。
谋划多年,付出诸多心血,才让大和影武结社有了今天的势头,半路却杀出了你这样的天纵之才,有望凭一己之力掌权日本。他们大概是因此气急败坏了。”
经由对方的详细的解述。
关赫晓彻底理解了前因后果,
同时也意识到,此后这万和武盟肯定还会继续找他的麻烦。
两方都想掌控日本,此中矛盾是无可调和的。
现下他在明处,武盟藏在暗处,稍微有些被动了。
思索片刻,他又问,“卫领事对他们好像很有了解?”
“不瞒关先生,我之所以驻守横滨,便是为了监视这帮野心分子在日本的行动,从而及时做出预警。”
卫靖川点头道,“当年戚將军將倭寇清除出了大明边海,还太平与沿海诸州,却碍於追击不便,放任余寇去到南海肆虐,这才慢慢有了今日武盟之祸患。
朝廷对此视若无睹,但包括我在內的戚家军將官后裔,將其视作未尽之责。”
听到这,
关赫晓才明白过来,对方最开始的那句嘆息是何意味。
那是没有亲手杀死贼人的遗憾。
在知晓这四將星实力的情况下,他却敢一人提刀而来,看样子对自身实力亦是相当自信。
这与关赫晓的感知相符,眼前之人的实力,大概是在公输炎,公输前辈那一级別。
与现在气魄成形的他,差不了太多。
但真要交战,他也不好说百分百能贏。
“今天这四位贼人所为,我等之失责,还望不要影响到关先生对大明的看法。两国相交,以和为贵。这对百姓是好事,对你我之武人,亦是好事。”
卫靖川言语真诚,同时从腰带上取下了那把短刀,两手托起,递向关赫晓,“这把刀,便作为我等的赔礼了。往后希望我们能共同对付武盟贼寇,为大明,也为日本的百姓,主持公道。”
话到这个份上,姿態放得很低,礼数也完全尽到,
关赫晓即便心中真有怨气,也该消解大半了。
他接过刀,
此便代表,答应了联合抗击武盟,
卫靖川见此,脸上也有了笑容,收回手,又道,“这四人的尸体便由我来处理吧,带回去还可震慑南洋诸邪。”
“卫领事请便。”
关赫晓托手。
很快,
卫靖川展出提前备好的四个布袋,亲自將四具尸体分別装好。
不多时,又有几位侍从赶到了沙滩,將布袋装入推车上的棺材里,前后推走。
布袋收户,棺材推车,
一套完整而高效的流程。
很显然,
对方在来之前,就准备好了,
势要斩杀贼寇,收尸震武盟。
“今日便先告辞。”
走之前,卫靖川多提了一句,“我看关先生气息凌厉,想必刀术造诣不低,若有想法学习我大明戚家刀,可来中华街寻我的武馆。”
关赫晓应下,目送著对方的身影逐渐远去。
隨后,
他拿起手里的短刀,好奇的拔了出来,
錚!
圆形护手,刃光古朴,刃身光润,泛著淡淡的棕红。
不同於日本刀,这把刀在形制上亦是长直,但要稍宽一点,更直一些。
刀身上还刻有一行细字——
万历十年,登州戚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