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先天之下第一人(1/2)
“这是,令尊?”
看著四目相对,却没有吭声的两人。
哪怕闻永寿,早就知道他们的关係,现在看到也是惊奇不已。
不过出於对陈泰的感官不错,而且都是锦衣卫的同僚,加之陈泰的未来肯定一帆风顺。
闻永寿也就没太把眼前的户部尚书,放在心里面,反而有了给陈泰出口气的想法,笑著说道:“陈大人说来奇怪,咱们这位陈小旗,噢不,现在应该叫陈总旗了。
也不知是不是和府上八字不合,自从拜了我们指挥使为乾爹之后,可谓是大展拳脚,屡破奇案!
桩桩件件,都办得是滴水不漏!
什么陈年旧案,疑难杂症,到了他手里,不出三五日,必定水落石出!”
闻永寿越说越是起劲,唾沫横飞:“前些日子,东厂那个囂张跋扈的汪公公,不就是陈老弟亲手给拿下的?
直接送进了咱们锦衣卫的詔狱!
那叫一个大快人心!”
“还有最近这工部贪腐大案,牵连何其之广!
若非陈老弟慧眼如炬,顺藤摸瓜,怎能將那些蛀虫一网打尽?
更別提,他以一人之力,在流云街头,逆斩先天高手!
这份胆魄,这份实力,放眼整个京城,除了陈老弟,还有谁能做到?”
他顿了顿,瞥了一眼脸色逐渐难看的陈洪才,话锋一转,似是无意般地说道:“如今陈老弟已是总旗,深得赵指挥使器重,前途不可限量!
我听说,陈尚书府上的大公子,如今似乎也只是在翰林院做个小小的编修,每日里修修史书,写写文章,虽是清贵,却远不如陈老弟这般手握实权,为国除害来得痛快啊!”
这番话,字字句句,都像是刀子一般,扎在陈洪才的心头。
他陈洪才的嫡长子,自幼悉心培养,饱读诗书,也不过是个七品编修,在朝堂之上几乎没有半点话语权。
而这个他从未放在眼里的私生子,如今却已是正六品的锦衣卫总旗,虽然是锦衣卫指挥使赵大同的乾儿子,名声不太好。
可耐不住风头正劲,连斩杀先天这等惊世骇俗的事情都做得出来!
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陈洪才只觉得胸口一阵气闷,险些一口老血喷出来。
他岂能听不出闻永寿话语中的讥讽?
这分明是当著陈泰的面,打他的脸!
周围几个与陈洪才一同前来的户部同僚,此刻也是面面相覷,神色尷尬。
他们本是约好了一同来百楼饮宴,却不想撞见了这等场面。
文官集团与锦衣卫素来不睦,甚至可以说是势同水火。
陈洪才与陈泰的父子关係,在京城上层圈子里,也並非什么秘密。
今日陈洪才在此处丟了这么大的脸面,他们这些做同僚的,自然也不好再待下去。
“咳咳,陈尚书,下官忽然想起府中尚有些急事,便先行告退了。”一名官员乾咳两声,拱了拱手,找了个蹩脚的藉口,匆匆离去。
“是啊是啊,下官今日腹中不適,改日再与尚书大人畅饮。”另一人也连忙附和,脚底抹油一般溜之大吉。
转眼间,陈洪才身边的同僚便走了个乾乾净净,只剩下他一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脸色铁青,难看到了极点。
他死死地盯著陈泰,眼神复杂到了极致。
陈泰却只是神色平静地回望著他,嘴角噙著一抹若有若无的淡笑,既不卑微,也不挑衅,仿佛眼前这个曾经让他仰望,在马车前求个一官半职也不肯答应的亲爹,与街边的路人並无不同。
最终,陈洪才重重地哼了一声,猛地一甩袖袍,一言不发,转身愤然离去。
那背影,竟带著几分说不出的狼狈。
看著陈洪才离去的背影,闻永寿畅快地哈哈大笑起来:“痛快!痛快!陈老弟,看到那老傢伙吃瘪的模样,老哥我这心里,比三伏天喝了冰镇梅汤还要舒坦!”
陈泰也是微微一笑,拱手道:“今日多谢闻老哥款待,小弟还有些事情,也先行告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