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输出(2/2)
要么是市场畸形,要么是国人劣根性。
甚至人种不行,不配看好电影。
山猪吃不来细糠之类的观点,非常流行。
给票房失利提供了很好的理由之余,也提供了上等人一样的优越感。
主打一个我拍的牛逼,你不爱看就是下等人。
在他们的描述中,国外观眾素质高,吃得来好东西。
然后又吹嘘自己的文艺片在国外大受欢迎,一直赚钱。
而林远则继续上事实,上数据。
“今年,我国上映的电影中,国外电影占比並不低。而且成绩都不错。
《达文西密码》创造了过亿票房。
《碟中谍3》8200万票房。
《海神號》,《超人归来》,票房也都將近7000万。
表现是相当不错的。
相比国外市场,中国市场足够包容了。
既有好莱坞大製作,还有中小成本电影。还有《异教徒》,《自由地带》这样的小成本。
榜单里港台內地的合拍片也占据三分之一的位置。
而国外么。
我看恰恰相反。
好莱坞才是最封闭的地方!
国外电影能在好莱坞占多大份额?全加起来,一成都难吧?
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百分之百的本地片。
至於文艺片,观眾从来都是少数。
能够盈利,只是版权商货卖多个国家的渠道优势,
以及匯率差造成的错觉!”
台下,有人已经愤而离席。
“这是事实。”
林远笑著看著离开的几个。
“而且你会发现,国內引进的好莱坞小成本,在大片面前同样没有招架之力。
拿走了绝大多数份额的,一样是《x战警》《碟中谍》这样的大片。
这说明什么?大片的虹吸效应客观存在,观眾们爱看。
所以,不是引进的少了,也不是刻意为难文艺片。
是观眾根本就是不爱看啊!
而市场保护上,林远继续举例子。
电影业要发展,首先得要活下去。
全世界所有国家,能在份额上抵挡住好莱坞的国家,基本上只有五个。
法国,日本,韩国,中国以及印度。
大家靠的都是產业政策的保护,才勉强做到本国电影跟好莱坞的五五开。
而法国杂誌对欧洲电影的评价,跟贾导的言论如出一辙。
“题材过於单一、资本过於集中、艺术电影存活困难、电影多样性受到考验。”
我想这至少说明了几件事。
文艺片在海外也是绝对的小眾。
並不存在一个文艺片天国的国外。
商业片就是目前世界的主流。
以及如果不保护市场,全世界都会变成好莱坞电影倾销地!”
王忠军倒有些佩服了。
艺术圈什么样他是知道的。
这个年轻人还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不怕挨骂?
反正自己不会公开这么说。
“那么林导,您觉得,要让电影健康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措施呢?”
主持人问道。
“首先,电影是故事。
要讲一个大家爱看的故事。
其次,渠道。
传统渠道別想,国外的本土保护非常严格,基本上没戏。
而眼下飞速发展的网际网路技术,流媒体的前景。
未来大有可为。
將来一旦正版化,各种小成本电影可以在网站上线,
创造一笔收入的同时,也得到了跟大家见面的机会。
不至於在仓库里落灰。
国內的网际网路服务將来能开拓海外渠道的话,
还可以帮助实现对外的输出。”
场內面面相覷,过於乐观了吧。
国內的网际网路,还想出海?
不管是qq也好,百渡也好,还是其他的网际网路服务。
都主打一个low字。
甚至白领以上阶层里,还以msn为荣。
邮箱得是hotmail,gmail。
用qq邮箱会被取消半天。
他居然觉得,国內的网际网路服务能够出海?
还能带著国產影视杀出重围,覆盖海外?
王唯,此刻有些感动。
“好兄弟,到底没忘了我。”
土豆网还能在这里刷一波存在感。
活动结束,现场气氛微妙。
不少人来打招呼,也不少人不屑的离开。
“林,我很欣赏你的想像力。”
哈维也在现场,上来想要交换名片。
范小胖也来到这边。
“林导,今天真的是......”她抬眉一笑。
“火力全开啊。”
“有机会希望可以一起聚聚。”王忠军也跟林远打了招呼。
一旁的韩三坪,则是有些期待林远的市场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