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贺岁档(1/2)
杀青之后,剧组回到了bj。
林远开始忙了起来。
他先去了一趟中影,谈电影档期的问题。
“正好,今年春节档主打严肃题材,你加入的话,就更热闹了。”韩三坪笑著说。
“准备上的片子有冯小钢的《集结號》,还有李连结主演的《投名状》,你的这部片子,也正好拿来验证一下贺岁档对中小成本严肃题材的接受程度。”韩三坪说道。
今年,他在上任中影董事长以后,开始了更大胆地尝试。
新成立了中影製片公司,《投名状》就是该公司出品。
中影数字基地近期也正式完工,即將投入运营。
这个基地的落成,將深刻影响影视业格局。
国內的影视后期,从此再也不必去香港跟国外,直接在本地就可以完成。
还有,中影也尝试资本化运作,开始为上市铺路。
对於《风声》,韩三坪觉得很有信心。
毕竟这个年轻人很会营销,每次都出手不凡。
此前《色戒》的舆论大战,电影未上先火。
已经在网际网路上掀起了声势。
而今年贺岁档,主打的是大家一起做大市场,而不是互相廝杀。
《风声》代表中小成本的严肃题材出战,能到什么程度,他有些期待。
另外,他还对林远的下一步的规划很感兴趣。
“有没有尝试融资的想法?华艺最近已经开始了资本化运作了。”
近期,华艺王氏兄弟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
通过向冯小钢,黄晓明出售原始股权,实现资本绑定。
另外四处融资,引入杰克马的战略投资。
也开始吹风创业板上市的事了。
对此,林远表示:“不瞒您说,好几家资本也找上门来了,目前还在谈。”
我的態度还是比较审慎。资本进入后,对於盈利的要求比较高。目前以观望为主。”
韩三坪点点头。
“你远比我想像中的保守,不过市场化加速,眼下內容行业被认为是一座金矿,资本纷纷进入,合作其实也是大势所趋。还有,我听说你目前正在搞幕后团队?还跟北影合作了?”
林远笑道。
“我注意到,国內的大部分片子都还要拿到香港,韩国的团队来做。
冯导的《集结號》,甚至要去找韩国团队来做,因为工期延误,多次耽误了拍摄进度,甚至需要返工。
现有的特效团队,都还是作坊化的作业,缺乏专业化的分工。我想尝试一下,能不能做些什么。
我预备了一些动画的项目,打算让杨宇组建团队练手试试看,还有,我最近拿下了一些科幻小说的版权,团队成熟以后,想要挑战一下。”
“科幻?好傢伙。不过想法不错。”韩三坪点点头。
“特效是今年国家文化產业的重点扶持项目。你想做的话,我们甚至可以尝试合作。
比如帮你承接一些项目来练手,共同成立公司来搞一些前沿的项目什么的。”
两人商谈之后,最终决定。
《风声》正式衝击今年的贺岁档。
另外,为了团队的搭建。林远还抽空去了一趟北电。
今年的北电,启动了大规模扩招,同时积极推动市场化合作。
不久前,北电跟《加油好男儿》签约。
为节目的三十强选手提供一年的专业化培养。
同时,针对北电毕业生就业不佳的现状,跟製片企业合作,打造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林远作为在这里一战成名,同时商业成绩相当不错的导演。
也是被力邀的对象。
北影已经跟白兔文化签约,提供一些北电毕业生在林远製片团队的实习机会,同时,也在土豆网搞了一次导演系学生作品展映。
结果么,自然是不怎么样。
虽然北影的老师基本都有ab类国际奖项的加持。
但是他们教出来的学生们的作品,基本上炫技为主,不接地气。
远远不如土豆网上的草根创作者们的影响力。
林远看了看今年北电的阵容,演员,幕后团队乏善可陈,科班生实操能力不足的问题是广泛存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