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制棺槨真君破凡心,解经典唐敖破迷津(1/2)
第221章 制棺槨真君破凡心,解经典唐敖破迷津
陆源身形微晃,衣襟上的血渍陡然消散,
眾人皆屏息凝神,大气也不敢出,忽闻广场传来一声叫:“你这长虫,捣甚么蒜?老猪被吊得头晕眼!”
那锦衣青年即刻收剑出门,急令宫中侍卫將猪八戒解下,温言安抚。
隨后转身,朝著陆源恭恭敬敬地躬身一拜:“多谢真君救我等於水火。”
陆源朝他身后望去,唐敖暗中頜首示意。
锦衣青年道:“我乃一臂国太子。日前三位上真入朝拜遏,遗留万卷经典於会同馆中。昨夜我擅自翻阅,见那文字精妙绝伦,便將典籍尽数移至东宫,欲留待日后研习,望上真莫要怪罪。”
唐敖见他这般觉悟,喜色跃上眉梢:“岂会责怪?子日'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殿下好学篤行,容在下越,愿为太子传经授道。”
一臂国太子追问道:“这真经之中,可有延寿之法?”
唐敖摇头嘆道:“確无延寿之术,却能使国祚绵延,万民服从王化,民心归附。至人若能篤行此经,必能名扬后世,万古流芳,何须贪一时之欢?且明君善人积累阴功,终得善终。”
太子面色渐缓,肃然告罪,对著唐敖深深拜倒,“弟子愚钝,未能跳出生死轮迴,望乞上真屈尊少师之位,教化於我。”
见此情景,一臂国王心中暗付,这九尺神人手段非凡,定非凡间俗子,若能与之缔结善缘,或能求得延寿之法。
念及此,他大步跨出,朗声道:“三位上真为我国除去大害,使臣民免受蒙蔽,不如暂留国中,传扬经典,朕必以三公之礼相待。”
说罢,不待眾人回应,便命御膳房置办宴席。
唐敖心念传经之事,不便推辞,只得应下,隨眾人赴宴。
席间,太子频频向唐敖请教学问,唐敖皆悉心解答,宾主尽欢而散。
次日卯初,一臂国都城便腾起漫天瑞气,三十六对朱漆宫灯自王宫正门绵延至会同馆前,琉璃灯盏映得青砖石道恍若流金。
但见金鑾殿上悬九明珠幡,檐角铜铃繫著五彩丝絛,隨风叮噹如奏仙乐。宫墙外早聚满百姓,家家户户门前设香案,供著三位上真的长生牌位。
太子身著月白水藻纹锦袍,亲自执引,国王琴驾停在丹前,太子率先拜倒,殿中百官与宫外百姓皆隨之伏身,山呼“上真显圣”。
待唐敖上前扶,国王已捧著金印长跪不起:“愿少师执此印綬,掌我国教化,使黎民永沐天恩。”
说罢,亲手將九冠冕戴在唐敖头上,金印綬带繫於腰间。
礼成之际,宫廷乐官又引百戏登场,端的是热闹至极,特准百姓入宫观礼,一时间宫门前车水马龙,有献果的、献艺的、献诗的,直闹到酉时三刻,方在漫天焰火中落下惟幕。
一臂国的欢庆如沸汤般蔓延月余,宫墙內外张灯结彩,人人面上泛著红,直道上真显圣的喜宴要开到天荒地老。
猪八戒自典礼起便扎根御膳房,九齿钉耙往廊柱上一靠,每日抱著足有三尺高的食盒大快朵颐。
唐敖也毕竟是个凡人,仍未撇去俗念,一旦得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位,便日日沉在欢歌燕舞之中,头戴的九冠冕压得脖颈发酸,却仍笑饮杯中酒,渐渐忘了晨昏。
待宫灯初歇,三人府中却仍日日有小廝捧著烫金请帖叩门。
这日,猪八戒和唐敖二人立马整衣出行,准备赴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