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仙班论辩分夷夏,王化兴衰系寸心(2/2)
孙悟空拱手道:“无事无事,只仙家佛家都是一家,东天西天都是一天,老孙特来帮衬。”
玉皇大帝笑道,“天下咸平,何须帮衬?”
孙悟空一努嘴,却也不好说出传经人被分户的事来触怒大天尊,只道:“老孙过得清閒,来討些差事。”
玉帝摇头失笑,转目向陆源道,“斩业真君,你罪忿已消,即回復职,四洲救苦,不可懈怠。”
陆源长身回道:“陛下,我一路北上,北洲国民原与常人无二,只因被奸人所害,方才改貌异形,传经虽阻,但传及王化之事,不可废之。”
话未说完,丹下九曜金星越班出列,朗声道:“真君此言差矣,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形貌有异,难合王化。
且万方用夷礼则夷之,强加我之教化,恐北洲之民水土不服。”
陆源正色驳道:“形相虽异,心同理也!族类虽殊,礼义为统。然山野之民,被发左社;殊方之客,雕题文身,其俗异则其心异,其心异则其行乖。
故曰:『羽虫不与毛兽群,越人不与戎狄同。』非憎其貌,乃异其俗也。若夫修诗书、习礼乐,虽四夷之胄,可入诸夏之籍;若背仁义、弃纲常,虽华夏之裔,亦同蛮之行。星君岂谓王化非普世之道乎?”
武德星君出列驳道:“世人有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紫微帝君下界也有良言,夷狄,窝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欲传及教化,非一日之功也。那唐敖身负仙缘,又有真君相佐,一行中佛道儒三家俱全,五常皆备,仍中道崩殆。非不欲传,实不可急传也。”
陆源厉声道:“夫麒麟不与豺狼同群,凤皇不与燕雀为侣,物各有畴,人各有伦。蛮貉之民,鼻饮耳穿;氏羌之属,辫髮左,其形貌固异於中国,其嗜欲亦殊於华夏。
是以古者圣人,因其俗而治之,执其要而导之,使鹰隼不与鸞凤爭翼,戎狄不与诸夏爭伦,非恶其异也,顺其性也。
星君既言王化难行,可是王化非福及天下之道?”
一席话得武德星君哑口无言,殿上仙班面面相,尽皆嘆服。
玉皇大帝道:“北地多乱,不尊王化,致使妖魔丛生,祸事不休。即著斩业真君”
玉皇大帝向下一警,正警见孙悟空早已按捺不住,抓耳挠腮。
暗笑一声,继续道:“並斗战胜佛,荡平北洲妖魔,待天时一至,再传教化。”
陆源叩首领旨,方欲再问无天之事,太白金星已出班奏道:“真君且隨老夫去见紫微帝君,求取驱邪镜要紧。”
出得凌霄殿,太白金星方压低声音道:“真君本应在天受三十年困顿,错过日后大劫,却因紫微帝君放入下界,早早脱困。
唐敖今生无成仙之缘,不得天时,故中道而逝。真君忧心北洲,心切可谅,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何况一洲之教化?
宜先清妖魔,再俟良机。”
陆源躬身拜谢,“多谢老星开解。”
“多谢老信。”
一听这猴子插嘴,太白金星立马板起脸,“你这泼猴,没个定性,此去莫要招惹事端,坏了大计。”
孙悟空道,“老信说的哪里话,老孙业已成佛,早不是那不谱世事的野猿,士別三日,当刮目相看,且看俺老孙手段。”
金星摇头,又向陆源叮嘱:“真君需知,你欠唐敖因果已了,唯有二郎真君处尚有牵扯。唐敖亟待转世重修,二郎牵扯因果,不可不防。”
“多谢老星告知。”
陆源肃然称是,遂往紫微宫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