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布局怎么逃得过丞相的眼睛?(1/2)
待下属离去,他又提笔写下密函,著人送往负责监察的司直署:
“暗中查访成都几大盐商与世家往来帐目。”布置妥当后,郭攸之整了整衣冠,目光冷峻,思维十分清晰,“先摸清世家底细,再寻机敲打,且看这第一步棋,究竟能惊起多大波澜。”
成都,杜家。
杜家待客堂內,薰香縈绕。杜琼满脸笑意指著案上刚送来的盐价文书,冲王家主挑眉笑道:“
“王兄,你瞧这几日盐价涨得迅猛,粮食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城里百姓都在唉声嘆气。咱们此番联手施压,可算是捏住了朝廷命脉!”
他压低声音,眼中满是算计,“就连往日意气风发的陛下和诸葛丞相,最近上朝时都少了几分精气神,看来是被盐价折腾得不轻。”
王家主听后,抚掌大笑,脸上儘是傲慢:“哼!荆州这些外来士族,想动咱们益州几百年的世家根基,终究还是太弱了些!”
“至於百姓?百姓是什么东西?平日里让他们吃饱的时候已经不少了,现在是时候稍微苦一苦百姓了,等朝廷彻底低头之后,再把价格降下来就行了。”
两人相视大笑,眼中满是对权势与利益的贪婪,没有丝毫对百姓疾苦的怜悯。
王家主又开始拨弄著桌子上的一个算盘珠子,噼里啪啦的直响,停下来后,他有些失望的说道,
“盐价涨了三成又如何?诸葛亮手里有粮食,咱们一抬高价格,他们就开仓放粮,让百姓根本就饿不死,反倒是我们的粮食卖的不好,压得咱们囤的粮食根本卖不上价!”
“再这么耗下去,我们得少赚多少啊!”王家主遗憾的搓了搓手,感慨道。
杜琼冷笑一声,
“哼,看来一个盐价还不足以让诸葛亮头疼,这杂交水稻在,永远都是一个隱患,若是不清除或者拿在自己的手里,那我们可就睡不好觉了。”
杜琼回身在一个小木箱中解开好几道锁,拿出其中的一个人名册来,指尖在泛黄的官邸人员名单上逡巡,突然重重划过某个名字:
“前几日,我曾经派人跟刘禪身边的张公公有过接触,他似乎挺缺钱的,我趁机送过他一万两。”
“若是我让他趁刘禪批奏摺时,把调拨稻种的文书混进去。玉璽一盖,官仓那边敢不放行?”
“太冒险!”王家主猛地起身,椅子在地上划出刺耳声响,
“诸葛亮设的几重文书核查,你当他的人是摆设?你当宫中的郭攸之,董允都不存在?”
王家主伸出手在名单上点了点,
“不如找这几个主簿,让他们连夜篡改帐本。把稻种库存改一下,少个上百斤,等朝廷派人来查,就说之前登记笔误,或者说损耗什么的不比这个容易令人信服?”
杜琼刚要反驳,王家主伸出一只手来摆动了摆动:
“先別著急,赵大人最爱养珍禽了,拿这五万两,再加上一些珍禽异兽,我们再让他弹劾这几个主簿的帐目混乱,申请暂停粮种调拨核查。等朝廷扯皮半个月,咱们的人早把种子运出城了!”
“那官仓仓头嗜赌如命,拿一座城西別院送给他,让他把其种子换成普通稻穀,等到最后诸葛亮亲自查验发现只是算错了,种子的数量並不少,这件事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杜琼拍拍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