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再回现代,四十万的种子!(2/2)
刘尧看著少年渴望的眼神,心里那点感动更浓了。这孩子,自己掏了这么大一笔钱出来做善事,心里还惦记著学习。他笑著对驻村书记说道,
“张书记,这边你盯著点啊,我带小胖回去上课了!”
“去吧去吧!这儿有我呢!”书记挥了挥手。
两人回到那间熟悉的、由旧屋改成的小教室。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灰尘正在光柱里跳舞,一切都是如此的熟悉。
刘禪则是继续坐在那张十分熟悉的小板凳上,拿出笔记本和笔。
刘尧顺手倒了杯水给他:“想学点啥?今天。”
刘禪没有马上回答,似乎在组织语言,也在想著如今大汉什么是最为紧要的。
大汉需要的好像还有很多,关於军队的,关於用人的,关於北伐,关於日常治理国家的,所需要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但眼下最要紧的....刘禪想起成都城外那些刚刚收归国有的铁坊,里面的铁器以及市面上流通的铁器都有一个共同点——铁质不够坚韧。
这就代表到时候军队上战场的时候,会很吃亏,这种情况一直有,只不过之前钱都用在养兵上,至於这些武器还没有閒钱进行改革。
而现在国库充盈了,刘禪手里也有钱了,自然底气充足的可以给军队提升硬体设备。
“刘老师,”刘禪抬起头,眼神专注,“这几天我在地里干活,锄头不小心砸到是石头上裂了一条缝,我就在想,若是三国时候,他们那些铁器,以及武器是不是也这么脆?有没有什么改进的方法啊?”
“哦?古代做铁器?”刘尧来了兴趣,也拉了张凳子坐下。“那我先问问你,你觉得那时候的铁器会有什么问题?我们来对症下药作出改良。”
“就是…打出来的铁器,有的地方硬,有的地方软,不够…结实。容易断,或者卷刃。尤其是刀剑、农具这些要受力的地方。”刘禪儘量用简单的词语描述。
“哦!你说的是铁器性能不均匀,强度韧性不够唄?”刘尧一听就明白了,“这在古代…呃,我是说在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挺常见的。主要问题出在几个地方。”
刘尧拿起粉笔,在简陋的大青石黑板上画起来:“首先,是燃料。古代若是烧铁,那用的一定是木炭吧?”
刘禪迟疑的点了点头:“额,好像是木炭。”
刘尧扶了扶自己的额头,“不用犹豫,肯定就是木炭。”
“木炭火力不够猛,温度达不到很高,而且烧出来的铁,里面杂质多,主要是碳分布不均匀。”
刘尧在黑板上画了个炉子,“碳含量高的地方硬但脆,碳含量低的地方软但韧。所以整个铁块性能就差。要解决这个,最好是用煤,或者焦炭。煤烧的温度高,能更好熔化铁矿石里的杂质。”
“哦对了,当时三国时期煤好像叫做石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