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为了国家半导体发展去培养人才(求追读!)(1/2)
客厅內。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吴德心和李智俭两人,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
江阳偶尔皱眉时。
他们的心更是一沉到底。
……
就这样过去10多分钟。
江阳看完吴德心的稿纸后,
缓缓道:
“建立电离杂质散射和晶格振动散射的理论建模,这一步做得不错。”
“但要考虑到。”
“在低温下,部分杂质是否有未电离的问题,不能將总掺杂浓度nd直接代入……”
听著江阳的分析。
吴德心“唰”地一下直接低下了头。
但他並没有失落太久,
很快就调整好心態。
从隨身的挎包中,掏出纸笔记下江阳所说的问题。
……
接下来。
轮到李智俭。
他选择的问题。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是高电场下的载流子雪崩击穿机制的定量分析。
实话说。
这放在国际学界,都是一个难题。
首篇硅雪崩二极体专利,都是到了60年,才由贝尔实验室申请。
想在国內研究。
基础的雪崩击穿理论,非常难获取不说。
比较关键的载流子热化效应也尚未完全阐明。
只依靠简化的模型。
基本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
当然。
李智俭的研究思路,还是非常不错的。
江阳看完后。
拿出铅笔,在一张稿纸写下雪崩击穿条件:
∫0dαpe∫0x(αp?αn)dxdx=1∫0dαpe∫0x(αp?αn)dxdx=1。
(αp,αnαp,αn为空穴/电子电离係数)。
看著复杂的数学公式。
李智俭愣了愣,隱隱好像抓到了什么。
但一时又想不出来。
过了许久。
他才恍然道:
“数值求解才是研究高电场下载流子雪崩击穿的定量分析的关键。”
江阳頷首道:
“没错,但以国內的条件。”
“我们只能依赖手工离散化和近似技巧计算。”
“其核心在於,將连续问题,转化为分段代数问题,通过实验……”
……
跟对王阳原和吴德心一样。
江阳同样为李智俭指出正確的研究方向。
后者也將他所说的內容,记在纸上。
在这之后。
王阳原三人互相对视一眼,站起身,道:
“感谢江教授您的指导,我们一定铭记於心!”
说完。
他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便打算离开。
江阳道:
“等等,你们就这么走了?”
闻言,王阳原等人停下脚步,道:
“江教授,您放心。”
“即便已经没机会做您的学生。”
“但我们依旧会继续研究,在半导体这条路上走下去。”
三人的语气,坚定至极。
就是听得江阳有些疑惑。
他开口道:
“你们是不是误会了,我还挺想收你们做学生的。”
这话说完。
王阳原、吴德心和李智俭都是怔了怔,脑子完全反应不过来。
一旁的苏筱道:
“他们的答案,不是有许多问题吗?”
江阳解释道:
“问题確实有。”
“但我本来便说过,只需要有创新就好。”
“要是他们真能解决,我也没这个脸皮,做他们老师。”
听到这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