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秩序之刃(1/2)
海兰德帝国南境,雪岭断脊之上,夜风渐急。
天穹低垂,云层如墨,黑压压压过山巔,与雪地相接之处不见星月,唯有细碎雪粒隨风掠动,在悬崖边缘反覆击打岩壁。
一条废弃驛路盘旋於山腰,石阶裂纹中结著多年的冰缝,沿崖栈道大半断裂,旧时立哨之所,仅剩两堵半塌石墙,被雪冻封住了门框。
克里斯托踏雪而行。
斗篷覆甲,冰霜未拂,靴下无声。他步伐极稳,不疾不徐,背上的冰霜之剑隨呼吸微震,剑锋未出鞘,只静静贴於肩甲之侧。
此地接壤天幕帝国东北边境,对於可以飞行的圣阶强者来说,距离天幕帝都仅有三日距离。
但克里斯托没有飞行。
他的精神力在入山之后,就再没从风雪中抽离过。
前方山谷气流不通。雪落角度异常一致,林间枝影分布错落,唯有左前方三处树隙之间,雪从不落,枝叶无动。
风,从那里斩过去就断了。
他在崖前停下,略偏侧身,掌心搭在剑脊之上。
意识沉入那片林隙,如同一缕寒雾,在枝杈缝隙之间缓缓穿行。未等感知渗透至林地中心,某一处极轻的震动忽然断开了他精神力触线。
不是斗气爆发,而是一种极其隱晦的金属性波动。
克里斯托眯了下眼。
那股波动极细,不带热,不具重量,是某种被压入血肉深层、隨脉动而扩散的“杀意结构”。
斩击在下一息爆发。
雪层突裂,一道极窄极快的金线自林隙之间弹出,轨跡紧贴地面,毫无预兆地切向克里斯托小腿位置。
【断锋暗袭】——极致金系斗气,毫无流动过程,直接以结构性释放形式出击。
克里斯托未退,右脚斜错一步,膝盖微屈,半个身形下沉,手腕一抬,剑脊横挡於腿侧。
斗气尚未引动,仅凭肉体之力,他硬接了这一击。
“咔”的一声闷响传来,冰霜之剑与那道细如光纹的金刃在碰撞处爆出一道雷射般的交错白光。
剑未断,靴边雪粉却被震得完全剥离,露出下方青黑岩纹。
克里斯托借力后滑两步,落於雪坡斜上,稳住身形。
林间沉寂。
远处一株乾裂雪松后,一道黑影缓缓走出。
那人身形魁梧,斗篷之下肩骨微突,赤金色的瞳孔在雪夜中泛著暗光,步伐无声,斗气无痕,唯有其右掌边缘,依旧残留著些许尚未消散的金光锋线。
那光如刃,沿他指节缓缓游动。
克里斯托看清了。
不是人类。
是蛮族。
骨节饱满,肌肉线条自然生长於战斗姿態之中,呼吸內敛,皮肤下隱有极浅的金纹交错。
他认识这套结构。
金系的蛮族刺客......只能来自於大陆顶级杀手组织——【秩序之刃】。
那蛮族刺客斗篷微扬,步伐却向后轻缓一撤。不是撤退,是调整节奏。
这是蛮族战法中独有的一式:以近身爆发为前锋,断节轻退再突刺,以身体为中轴位,斩击从脚、膝、肩、手每一节点顺序爆出,节奏中完全不留停顿空隙。
克里斯托並未追步。他站於雪坡之上,冰霜之剑斜指地面,剑尖未入雪,只以冰霜之力细缓释放,在地表结起一圈微不可察的凝纹。
下一瞬,那蛮族刺客踏前一步,足底炸起一圈断雪,整个人从原地暴起。
不是滑步,而是以蛮族特有的脊骨弹压,將斗气强行注入关节缝隙,以肉身爆发完成突击。
第一击,不带引导轨跡。
一线金芒骤现,直取颈前,斩角极低,几乎贴著风雪层而来,锋线如织。
克里斯托偏首下沉,脚步错位侧移,左手微扬,冰霜之力一线贴臂而行,自手肘瞬间导入剑脊。
【碎寒斩】。
剑脊轻旋,冰痕横扫,极短路径间直接拦截金芒。
两股力量並未正面交锋,却在相接一瞬擦出一道幽白裂线。风雪隨之断裂,空气冻结为细小结晶,自两人之间垂直散落。
——但仅是第一道。
克里斯托未曾移动脚步,斩线已从他左肋切入。金系斗气如缝线重构,路径呈弧,完全无视被断节奏,沿著冰痕空隙重新拼缀出第二段攻击轨。
蛮族的斗气斩击,本就不是“以轨为主”的构造,而是“以力场结构”延展切面。
第二击,更沉、更黯,却精准贴合第一击的破隙,几乎是在“斩下未完”之中缝入“重斩”。
克里斯托眼神不变,反手斜挥。
剑未正劈,而是借势扭腰一引,將剑锋瞬间提至肩上,隨即下坠,以【裂霜斩】的直线破锋模式,强行切断对方斩击路径。
冰霜之力贯入剑锋,银光贯空,一道半尺宽的冰纹剑痕自他身侧直劈而出,斜斩金芒核心——金与冰交错之际,一声低鸣从空气深处震盪而出。
这一剑斩断了对方攻击节奏,也拉开了距离。
克里斯托顺势后撤半步,左臂一震。
儘管未伤,但那一瞬贯入体表的斩压仍透过战甲,於左肩上捲起一阵钝痛。
刺客的身法已逼近。
他並未拉开距离,而是借克里斯托收势之机,以极低伏击態横移入侧,一记腿肘合击——非斗技,仅以蛮族肉体之力强行爆破。
克里斯托未退。
冰霜之力於其脊背骨节点自动迸发,如层叠雪盾內折,形成一道薄薄的霜壳。
【冰晶寒壁】;被动防御技。
肩甲表层应声激起一道冰痕,敌方肘部刚触即冻,逆势冰息自交接点上窜,直至其肘骨关节。
“嘭。”
一声闷响。
两人分开。
雪被炸裂,刺客微顿半步,肘部微抽,虽未伤筋,但显然感知到那层反制结构已对其攻击节奏构成干扰。
克里斯托並未追击。
他目光如旧,语气冷而平:“圣阶刺客,秩序之刃的『裁决者』。”
“你还是太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