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向鲜卑贩铁是重罪吗(1/2)
第二十七章向鲜卑贩铁是重罪吗
实际上也就如董卓说的那样,鲜卑本身是个鬆散的部落,大家也是因为一起来汉朝打劫才会联合起来,因此,当大家都觉得雁门好抢的时候,檀石槐不管自己怎么想,最终大概率都是会抢雁门。
既然如此,吕布也不必担心太多。他终究只是刺史的属官,地位並不高,这场战役的主角是董卓而非他吕布,五百人的部眾在上万人的衝突中,也只是一支偏师。
对吕布而言,他需要做的,就是演好这个配角,用手中五百精兵去袭扰鲜卑的后方。
但此时的他,还尚不知道,这场战爭將因为他的参与,而相对於歷史產生重大的偏移。
这是个可大可小的工作,即便他没拿到什么成果,董卓正面占到便宜的话,吕布至少不会有过错。但如果吕布在这期间多拿了鲜卑的人头,那这份功劳在之后他的仕途中,都会带来不小的帮助。
因此,回到五原郡的吕布,也加紧练兵,並派出探马和细作,打探鲜卑部落的情报。
在秋季的决战之前,他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吕布在处理政务,练兵,以及修筑防御工事中度过了第一个月。
如今已是八月,距离秋收大概不到一个月了,吕布觉得自己之前练兵也有所成果,而如果檀石槐今年真的打算在秋收时发起劫掠,想必此时也会向并州北部的漠南地区调集部眾。
趁著这个机会,决定带著自己手下的五百人出去转转,找找能不能找到一些较小的鲜卑部落小试身手,拿些战功。
而这时,吕布得到了一个名偽装成商人的细作带回的情报,据说一支鲜卑最近来到了漠南,在五原郡以北约二百里处,寻求与汉人交易铁器。
实际上,鲜卑的崛起,固然有著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所做的努力,但同样也不能忽视日渐衰落的汉王朝与逐渐放鬆的贸易管制带来的歷史红利。
实际上,从汉桓帝以来,汉朝就因为羌人的崛起与吏治的腐化,难以像汉初时期那样动輒派大军到草原上吊打一遍不听话的游牧部落了,甚至桓帝时期,汉朝还寻求与檀石槐和亲,还被拒绝了。
因为吏治的腐化,汉朝便有不少汉人投入鲜卑那边生活,而东汉后期对边境的管制弱化,以及边境人口的减少,让许多商人趁机做起了与鲜卑的通商。原本不被允许与外族交易的铁器,也被以各种渠道贩卖出去,以换取暴利。
汉与鲜卑的经济也隨著这些商人,实际上形成了某种互相依存的关係。今天边塞的大量马商,其货源都是来自於鲜卑,只是没人会特意过问。
也正因为这些商人,两边交流频繁,彼此有什么大动作,都会被商人所知。
其中,汉朝这边倒还好,毕竟是定居者,城池就立在那,商人交易的场所都是几个固定的地方。
而鲜卑就有所不同,他们的部眾是会迁移的,某个地方突然多了或少了某个部落,交易的地点发生了改变,这些东西商人都看在眼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