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檀石槐撤兵(2/2)
吕布兵隨即向董卓报告了消息,董卓也立刻命全军做好战斗准备。
而就在前一天,檀石槐更早一步收到消息,廖哥那死了。
如果说檀石槐此时的心情,那一定只能用悲愤交加来形容吧。这股恨意,即便將吕布剥皮吃肉,也不能够消解。
檀石槐的两个儿子都死了,他自觉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即便再生个儿子,也难以再活到其成年。而他死以后,鲜卑將註定重新分裂,他此生统一鲜卑的功绩也將付之一炬。
但事已至此,又能怎么办呢?
这对檀石槐来说,並不是一个能轻易想好的问题,他本想压下消息,先想好之后该怎么做,但当董卓已经得到这个消息后,檀石槐已经没有时间了。
“檀石槐绝后了,你们还能跟他多久!?”
“汉军杀了廖哥那,你们死定了!”
在檀石槐因为巨大的打击而陷入迟疑的一天以后,这种传言便在军中四散,因为董卓这一天都在派人在檀石槐的营帐外喊口號,不听都不行。
因为这消息是真的,檀石槐也无法压住传言。
但此时他已经明白,这仗到现在已经打不下去了。
他知道董卓多半会追击,因此当天,趁著夜色,拔寨退军,又亲自带人断后。
但董卓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以自己最信得过的西凉兵打头阵,发起了疯狂追击。
檀石槐虽然试图抵挡,但董卓的兵却真的是为了军功不惜性命,董卓身体高大而肥胖,他左右开工,拿著硕大的朴刀,一路狂突。
话虽如此,如果是万全状態的檀石槐,其军阵本不至於被董卓轻易突破,但因为五原郡的大败,檀石槐在两个月的时间內连续失去了和连和廖哥那两个继承人,即便檀石槐有心再战,手下也已经没有继续打下去的斗志了。
董卓就这样,抓著檀石槐穷追猛打,从云中,追到了五原,而九原县外的鲜卑人得知败报后,也开始了撤退。
此时,那位之前挡住吕布攻势的檀石槐旧將,率领著鲜卑人仅存的,尚未被击败的一支部队,拦在了董卓和吕布的追兵面前。
而此时,无论是被围困了许久,且兵力不够的吕布,还是已经追了上百里,在多次力战中体力耗尽的董卓,都难以再突破数量超自己一倍的鲜卑部队。
最终,董卓选择了撤退,但这场追击战,前后也击杀了鲜卑六千余部眾。而鲜卑仓促撤走,留下的二十多万牲畜,以及留在九原城外的粮草輜重,都被汉军所缴获。
儘管没有杀掉檀石槐,但无论对吕布还是董卓而言,这都是大功一件。因为他们原本的目標並不是消灭鲜卑的主力部队,而仅仅是保全领土。
他们手中的部队不过是并州当地的部队,只要能再秋收时对前来劫掠的鲜卑造成损失就已经算是胜利,而他们实际造成的损失,却近乎要断绝掉鲜卑的未来。
熹平六年(177年),正月,朝廷下达了对吕布与董卓的封赏。
原本作为并州刺史,董卓如今被封道河东郡当太守。在汉代,刺史是六百石的官,而太守则是两千石。虽然太守管的地方是一郡而非一州,但在这郡內却享有极大的自主权,实际权力要比刺史更大。直到汉末天下大乱,对太守有直接控制权的州牧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太守的权力。
而董卓,自进入仕途以来,做的官基本不是边塞,就是在发生叛乱的地方救火。直到这次,河东郡是靠近雒阳的內郡,依靠汾河两侧农地,经济状况十分不错。他终於干出点名堂,不必再四处救火了。
至於吕布,本来他之前被封为九原县的县丞,而如今因为又立下了不小的战功,他被选到中央当羽林郎,比三百石,比最底层的县长高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