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给你一千人,去征鲜卑吧(1/2)
第四十六章给你一千人,去征鲜卑吧
吕布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田晏、夏育这二人,实际上都是段熲的旧部,是当年段熲最为信任的副手。
后来羌人的叛乱以段熲杀得羌人谷静山空为结束,段熲回京之后,夏育和田晏也因为自己的战功,成为了驻扎在边塞的中郎將。
在世人眼里,夏育和田晏这两个都算是段熲的故吏,和段熲有君臣义务的,这两个人提议征鲜卑,理应是和段熲通过气的。
听吕布这么问,段熲只是默默摇了摇头。
“他们若是和我商量,我岂会同意?不过是田晏犯了事,为了將功赎罪,才想方设法想要在被降罪处罚前立下一功,於是联合他老友夏育一起上书要求出兵。”
“这……若真是如此,段公应当公开反对此事,与其划清界限。”
实际上,东汉之所以形成提携者与被提携者实质上的君臣关係,也是因为当被提携者获得权力后犯了事,人们也会自然想起当初那个提携他的人。如今要是田晏、夏育出兵导致大败,怎么可能不牵连到段熲?
然而,段熲却长嘆了口气。
“王甫支持这事,钱已经收了,我也没法再说什么。”
“……”
段熲虽然是朝中高官,但他已经选择把自己的政治立场和王甫绑定,实际上,作为百战名將的他,地位是不如王甫的。
毕竟,王甫背靠皇帝,没了段熲,只是少了一个得力的左膀右臂。但段熲作为西北寒门,在朝中就是独苗,如果没有王甫的支持,却没法在朝中其他政敌的攻击中生存下来。
如此名將,对於开战的话语权不及不懂军事的宦官,也正是当前汉王朝官场扭曲与黑暗的缩影。
王甫为什么想打鲜卑?收了贿赂只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是他察觉到了刘宏对他態度的改变。
因为知道那些清流士大夫的背后是半根错节的世家大族,刘宏利用宦官压制士大夫的大方针从未改变。在刘宏看来,如果宦官和士大夫彼此说对方坏话,他毫无疑问会信宦官。
但任何人,被说的坏话多了,也多少会信一点,皇帝也是人。而这些年,隨著王甫的权势滔天,越来越多的声音就不可避免的传到了刘宏的耳朵里,哪怕真的能让皇帝隔绝那些士人,但其他宦官中,难道就没有人想动摇他的地位吗?
皇帝离不开宦官,但如果想换掉某一个,倒只是一句话的事。王甫在权力达到顶峰的时候,也注意到自己的地位远不如以前那样稳固。
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稳住地位,就必须用一些不容置疑的成绩证明自己行。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后来,吕布也知道了,刘宏的確向王甫提出过吕布告诉他的问题,而王甫却如此回答:
“吕布之言,並非没有道理,但我大汉如今已经获得了匈奴人的臣服。匈奴人熟悉草原,善於草原作战,足以克服汉人在草原上的劣势。
除了田晏、夏育二人之外,我还推荐了护匈奴中郎將藏旻调发万余匈奴人一同出征,可確保胜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