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杀人诛心(2/2)
“嗯,我一直想去大汉看一看。特別是遇到主人后,我更加期待那个能出现主人这样的大英雄的大汉帝国是怎么样的!”
看著吕月期待的样子,吕布也稍稍嘆了口气。
“我建议你还是別抱那么高期待比较好,会失望的。”
隨后,吕布便让人抄写了两份战报,一份送给敦煌太守,一份送到朝廷。
儘管当初来西域平叛,是因为王甫故意把一个烫手的山芋扔给自己,还联合钱永年太守想找自己的茬,但吕布自认为干得不错,平叛的功绩全西域都是知道的,应该也不至於撤自己的职。
但吕布並没想到,他人生中的一次重大危机即將来临,而危机的源头,正是他之前看不起的那些小人。
……
虽然很多人说汉灵帝刘宏是个昏君,实际上刘宏並不昏庸,他只是自私。他其实会操弄权术,也有著正常人的善恶观,但他却把绝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后宫身上,而政事则只是不出乱子便好。他似乎是觉得,只要自己將所有得到的信息都正確处理,就已经算是贤明的君主了。
事实上,刘宏对於那些对於国家有利的言论也愿意採纳,面对那些被查出的腐败,也会发怒並查处。
但刘宏不知道的是,仅仅能对別人摆在眼前的信息做出正確判断的,其实远远算不上明主。那些真正的明君,是需要能主动寻找第一手信息,从而让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即便想要懵逼皇帝的双眼,也只会被圣明的君主看清谎言,进而把这些恶势力从朝中清除出去。
而刘宏做不到这一点,他以为宦官都忠於国事,兢兢业业的完成他的命令,但那只是因为宦官不会让皇帝知道自己所做过的恶。而这些事,每天只生活在后宫中的刘宏自然永远都无法知道。
同样的,哪怕吕布的战报写得再详细,再有理有据,他们事实上也並没有送到皇帝的手中。
就说之前,吕布在焉耆员渠城下大破于闐军,斩杀俾农的事情,如果从战报来看,吕布確实立下了大功,但这张战报得先通过宦官,再传到刘宏手中。
“不知吕长史在西域的工作如何?”
“回陛下,吕长史在钱太守的带领下,平叛確实卓有成效。”
“嗯……”
显然,即便权势滔天的宦官,他们能做的,往往也是对於已有的事实进行评价,进行一些添油加醋,来影响皇帝的判断。特別是对於人才选拔,政绩考核这类很多时候要靠主观评价的事情,可操纵的空间就特別大。
但宦官依附於皇帝,他们永远不敢在一些能够查证的问题上顛倒黑白,胜仗不能说成败仗,这是原则问题。因为刘宏偶尔也要去南宫上朝的,只要官员说出了真相,让皇帝下旨调查,那是一查一个准。刘宏並不傻,如果他得到的是真实的信息,他也自然会做出一个正常人应该做出的判断。
宦官能做的,无非是通过將已经发生的事实,经过自己的包装后呈现给皇帝。比如员渠城大战时,明明吕布是带著自己的八百人打败了敌军,敦煌太守钱永年没有出一个兵,但宦官还是说“在钱太守的带领下”,如果看了吕布的战报,就知道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
但钱太守毕竟也遵守了最基础的原则,给吕布提供了五百人的补给与俸禄,你不能说这句话就完全是说谎。如果皇帝没有起疑,或者说没有朝中高官对这种说法有明確的抗议,那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无论是钱永年的故意不作为,还是吕布立下的大功,都成为了宦官口中轻描淡写的一句话。
不过,如果只是被皇帝低估了其功劳,对吕布而言,也算不上什么大事,至少不会受罚。但这年八月,那场张舒进攻弥达的战事发生了。
其结果正是张舒大败,而吕布靠著一场伏击战,让本应大胜的鲜卑折损了不少有生力量,鲜卑也因此再不敢南下挑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