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章 盘点收穫(2/2)
寒雾与热浪在中间交匯,一缕极为浓郁的灵雾瞬间升腾而起。
李易深吸一口灵雾,马上闭目调息,短短半盏茶的时间,剩下那一成灵力也补足了。
目视这一冰一火两株灵药,李易心里颇有些激动,没想到这冰火灵药凑在一起还有这种奇异功效。
这两株灵药在修仙界的名气极大,乃是炼製筑基丹的六大辅药之一。
尤其是玄冰草极为稀少,一株的价格就需四百低阶灵石。
再加上之前黄精枣的种子,等於筑基丹七大灵药里,自己已经有了三种。
將玉盒轻轻合拢,李易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地揭开了第三个玉盒。
盒中静静躺著一枚龙眼大小的血色丹丸,表面鐫刻著一个栩栩如生的夜叉头颅。
李易用指尖轻轻拈起丹丸,在烛光下仔细端详。丹药出奇地没有刺鼻气味,但散发出的阴冷气息,让他微微有些不適。
虽然无法准確判断这枚丹丸的具体功效,但从魔修一贯的行事风格来看,极可能是某种邪门秘药。
这类魔道丹药往往暗藏致命隱患。
要么以燃烧寿元为代价换取短暂的境界提升,要么通过毁容畸变来获取非常之力。
想到服用后可能会变成陈青霄那般人形蟾蜍的噁心模样,李易不禁嫌恶地皱眉,立即將丹药重新封入玉盒。
这种饮鴆止渴的东西,还是敬而远之为妙。
当李易打开最后一个玉盒时,果如预料般发现了一枚令牌。
这令牌盈手可握,触之阴寒刺骨,正面刻“血煞”二字,背面则是一幅狰狞的鬼面图案。
显然是某个魔道组织的信物。
其它的还有十余个瓷瓶,李易打开看了一下,无外乎是些链气散之类的低阶丹药。
最贵的是九粒补气丹,这种丹药链气期修士服下后可在十个呼吸內补充接近一半的法力。
不过十二个时辰內只能服用一次,坊市售价大约六块低阶灵石一粒。
除此之外,还有一小瓶护心丹。
此丹药乃是一种修士重伤后保护心脉所用,只有六粒,坊市售价每粒差不多也是六块低阶灵石。
剩下的就是一些陈青霄换洗的衣物,还有几封书信。
不过是用特殊字体写的,李易认不得。
將所有的灵石、丹药、符籙、玉盒全都收进自己的储物袋。
李易指尖燃起一簇灵火,把陈青霄的衣物、书信尽数焚毁。
跳动的火光映照著他冷峻的面容,竟有了一丝老修才有的沉稳气度。
直到最后一片灰烬散去,他方重新坐回云床。
“应该没有什么疏漏了?”
李易在脑海中又將整个过程復盘了一遍,觉得自己完全没有留下任何漏洞。
与陈青霄在清心阁交易时,戴了毫无破绽的人皮面具。
虽是用雷法灭杀对方,但尸体已经烧成飞灰,查无可查。
在枫林中,自己还特意留下老劫修的头颅,子母刃斩出的大洞也不曾掩埋,目的就是要將水搅浑。
那个大洞很容易被人联想到是链气大圆满修士出手所致,而不会往灵器方面想。
毕竟就算是筑基期修士也不是人人都有灵器。
当青竹卫循著线索追查时,所有证据都会指向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这是两伙劫修因分赃不均引发的火併。
现场遗留的痕跡表明,先是两边发生激烈衝突,隨后又有第三方高手趁虚而入,坐收渔利。
而这个神秘的“黄雀”,从其出手的威力判断,必定是链气大圆满的强者。
这样一来,哪怕陈青霄背后的势力派出高手追查,也只会在这重重迷雾中越陷越深。
“是时候去坊市见徐管事了。”李易神色轻鬆的站了起来。
轻拍储物袋,一件青色道袍落於掌心。布料因常年浆洗已有些透光。他仔细地束好衣带,又用清水抹了把脸,特意將髮丝扯得有些鬆散凌乱。
来到铜镜前,镜中映出的形象让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面色憔悴,衣冠不整,活脱脱是个为生计所困的落魄散修。
撤去光幕,刺骨的寒风立刻扑进石庐。夹杂著细碎雪粒的冰碴打在脸上,隱隱作疼。
这方修仙世界的天气与前世完全不同,一天內的气温波动极大,上午是如丝细雨,晚上飘起鹅毛大雪一点也不需要奇怪。
抬头看看天色,乌灰色的云层压得很低,漫天细雪將远处的山峦都染成了素白,他不自觉地將道袍领口又拢紧几分。
“下雪,下雪好啊!一切行踪都可以掩盖。”李易喃喃自语道。
临行前,他又仔细检查了一遍小四象阵的运转状况。
如今身家丰厚,他自然不会再吝嗇灵石。指尖轻弹间,四块晶莹剔透的灵石依次嵌入阵盘孔洞,每一块都严丝合缝。
隨著最后一块灵石就位,整个阵法顿时发出一声灵禽的颤鸣之声。
几乎同一时间,原本淡薄的光幕骤然暴涨,变得好似铁壁铜墙一般。更令人惊异的是,光幕表面竟还浮出一头火翼金喙的灵禽虚影。
其羽翼舒展间,道道阵纹如涟漪般在石庐內扩散开来,转瞬间便將整个院子笼罩在內。
“这是?”突然发生的这一幕让李易直接呆立当场。
“这?这还是自己的小四象阵吗?”
他大脑飞转,很快一段记忆便涌上心头。
记得祖父临终前曾言,这小四象阵若全力催动,可显化灵禽守阵之相。当年在落霞岛,正是此阵在兽潮中护住徐管事等七人的性命。
所以灵气充盈的小四象阵,绝对不是表面看起来这般无用。
李易轻触光壁,感觉即便是链气大圆满的修士前来破阵,不耗尽全身灵力也休想撼动分毫。
除非筑基期高人亲至,否则这栋石庐在未来数月內都將固若金汤。
呼!
最后看了眼自己这个棲身之所,李易转身踏入风雪。
很快,他的身影便消失在通往坊市的山道上,只余石庐在风雪中静静佇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