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论道(1/2)
第134章 论道
从张松溪处得知,张三丰此次出关,是为殷梨亭之事。
但到了他这个年纪来,儿女情长,已经如同云烟。
殷梨亭虽然苦恼一时,却不会苦恼一世,早晚会有看开的那一天。
或许在某个清晨,某个夜晚,也或许是见到某位女侠的那一刻。
纪晓芙落髮为尼,自囚峨眉山,灭绝师太和金鞭纪家亲自上山赔罪。
感情之事,本就是你情我愿,强求不得。
眾位师兄正在开导殷梨亭,性格稚弱,经歷此事后,或许能成长几分。
此次回来,见俞岱岩取得黑玉断续膏后,手臂日渐康復,著实令人欣喜。
紫霄宫內,张三丰神色慈和,看著莫声谷。
莫声谷拱手问道:“不知师父所指何事?”
张三丰捻须笑道:“岱岩他们都给我说了,你此次下山,本为王盘山岛之事。虽说你断了殷野王一臂,剑斩薛公远,手段狠厉了些。”
“老道当年如你这般年纪,怕比你更甚三分。”
张三丰接著说道:“你为了给岱岩取黑玉断续膏,从汝阳王府,夺取倚天剑,斩杀十八金刚、
神箭八雄、方东白以及金刚寺眾人,实为我汉家儿郎爭光!”
“至於明教青翼蝠王,华山掌门鲜于通,崑崙班淑嫻之辈,本就非正派之人,杀了也就杀了。”
“这些事情虽然在江湖上传得沸沸扬扬,扬了我武当名声,却也只是细枝末节。”
张三丰捻须而笑,当年他年轻时,行事比莫声谷更为凌厉。
只要不是滥杀无辜,手段狠辣些,又何妨?
若非如此,武当派如何短短数十年,成为千年少林寺並尊的江湖大派。
难道真只靠他百岁高龄,受人尊重?
这些江湖传闻,可在张三丰眼中不过是小事,那什么才是大事?
见莫声谷目光疑惑,张三丰继续说道:“你在鹿邑,救下棒胡,更言说『驱除胡虏,恢復中华”!这却是振奋汉家儿郎之心。多次相助明教五行旗与五散人,引导其走向正道,若当真功成,
必是功德无量,可不是好大的事情么?”
原来说的这件事。
张三丰超然物外,不以正邪为念。
斩杀鲜于通此等小人,江湖上的名头,都不足为道;而多次相救明教中人,驱除胡虏之事,在张三丰眼中才是真正的大侠大义!
莫声谷言道:“弟子此番下山,却也给武当惹下不少麻烦,只望师父和诸位师兄不怪罪便好。
支张三丰呵呵一笑,言道:“若真能『驱除胡虏,恢復中华”,便是亡了武当,又能如何?老道虚活近百,这件事做的却不如你啊。”
此等豪情,不愧为一代宗师。
莫声谷面露敬重之色。
接著,张三丰话锋一转:“声谷,此行有何感悟?”
莫声谷从武当前往浙东,又从浙东前往元大都,再从元大都到陕西、西域、川蜀之地,所见皆是千里荒芜,人骨露於野。
全然不见宋时繁华。
即便是城镇之中,虽然有人烟,也是元兵横行,欺辱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