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苏联四大案(1/2)
第152章 苏联四大案
真维斯莫斯科旗舰店开业的时间,正好是在东正教的圣诞节。
也就是一月七号。
虽然说苏联禁止一切宗教节日,但是因为这个特殊时间点,圣诞的习俗摇身一变成了一月一号庆祝新年的一部分。
从1937年开始,苏联便将圣诞树当作新年枞树。
互送礼物,严寒老人(即俄版的圣诞老人)的拜访也成了新年习俗。
而到了1991年,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份。
人们似乎更加想要在宗教上寻找寄托与安慰。
在一月六日晚。
就如同除夕一般,所有苏联人都在当天晚上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一家人团团圆圆的聚在一起,对着新年树许愿,吃着晚餐,看着电视上的新闻。
而在新闻结束之后,戈氏出场了,祝愿所有人圣诞节快乐。
喜迎新的一年的到来。
正如他所说,苏联改革的形势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但正因为这些问题,才让苏联的改革有了方向。
1991年,将会成为苏联大跨越进步的一年。
而为了坚定大家对于国家的信心,彰显民主,决定在3月17日举行民主投票。
他的全国讲话,直接将莫斯科电视台收视率推上了巅峰。
看着这一片段,里莫诺夫喃喃自语:“为什么现在会有那么多的人,不想要苏联了呢?”
他很清楚,戈氏的这次露面,正暴露了上层对于各大加盟国的担心。
不然也不会用“全民投票”这种招数,聚拢人心。
里莫诺夫仰头,看着那面在风雪中猎猎作响的苏联旗帜,心中百感交集。
他是《消息报》的特派记者。
曾经参与过那场将苏联拉入战争泥潭的阿服汉战争,担任战地记者。
也曾经全程报道过苏联四大案之中的“案”,深入造访了案发地——塔什干。
作为喜欢寻根问底,实地调查的记者,他在报社中其实并不受人喜欢。
但他的能力,无人质疑。
在里莫诺夫看来,苏联持续运行了近七十年,明明国力越加强盛,可各大加盟国却越发的离心离德。
归根到底,其实就是一句话。
可共苦,不能同甘。
苏联长期不能满足苏联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生活需求,且不公平、不均衡。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国家在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后。
经济崛起,人民生活越加富庶。
这种对比,产生了国与国的不平衡。
而苏联的经济政策,又是典型的富裕补贴穷困,就说中亚五国,它们经济发展不好,长期拿补贴。
这样的加盟国在苏联并不少。
而且苏联基于大国影响力需要的对外援助,也造成了本国人的生活水平的下降。
亚非拉国家都受到了苏联的援助,在很多斯拉夫人看来,这无疑是拿他们创造的财富给别的国家改善生活啊?
这样的现状让作为苏联中坚力量的斯拉夫人,渐渐松动了自己的立场。
他们的立场,从坚决维护苏联,给苏联做贡献,变成了开始寻思自己的生活水平问题。
恰逢其会的,戈氏上台时喊的口号,更让这个想法变成了风潮。
就在他沉思间,电视里突然响起了一阵警笛声。
这让里莫诺夫一阵错愕,“警笛?”
难道新闻结束之后,又出了什么突发性的事件?
他连忙抬起头,看向电视屏幕。
一个硕大的,莫斯科博物馆特写镜头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而后在博物馆内,射灯聚焦展柜,玻璃罩内空无一物,警报红光闪烁。
特写镜头:地上一片深蓝色牛仔布,边缘撕裂处露出“jws”刺绣暗码。
(镜头推近至纹理)
滴答滴答。
刺耳警报声转为怀表滴答声。
电视屏幕上,亮出了一行字幕:
【镇馆之宝——初代牛仔裤,离奇失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