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寡头的青睐(1/2)
第236章 寡头的青睐
圣彼得堡。
这座被誉为“北方威尼斯”的城市,在潘石屹抵达之前,就已在他心中勾勒出清晰的轮廓。
这里是彼得大帝于1703年建立的俄国“欧洲之窗”,200多年来一直是辽阔的俄罗斯帝国的首都。
是十月革命的摇篮,更是苏联无可争议的第二首都。
它不仅是庞大的工业中心,拥有十条铁路干线交织的交通枢纽,更是波罗的海的重要港口,驻扎着红旗波罗的海舰队。
其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而雄踞于此的波罗的海啤酒厂,规模同样惊人。
潘石屹查阅到的资料显示,它是由原先分布在多个加盟国的七家啤酒厂整合而成,旨在满足市场对啤酒的庞大需求,是名副其实的行业巨头。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家被视为地方支柱的企业,竟在新经济改革政令颁布后的第一周,就赫然出现在了首批拍卖名单之上。
想到此行的重任,潘石屹感到肩头压力沉重。
虽然远东国际银行储备了不少的资金,但是这些钱现如今大部分都有用处。
而且秦远加速建立分行的指令已经下发了。
他得把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注在圣彼得堡分行的搭建之中。
由此打开这个欧洲之窗,让远东国际银行进入基辅、明斯克这些大城市。
要知道,这些地方才是整个苏联的膏腴之地。
而远东,以及斯坦等加盟国,和这些地方比起来。
只是地广人稀的苦寒之地。
想着这些,时间悄然流逝。
当飞机抵达时,一名留着精致小胡子、身着合体西装的中年男子已经在候机厅等候了。
“您好,潘先生,我是波罗的海啤酒厂的联络人,约瑟夫。”
男子主动上前握手,笑容热络。
潘石屹心中明了,这位便是秦远提及的内部人员。
他这次前来圣彼得堡,秦远只交代了两件事,收购波罗的海啤酒厂,以及建立远东国际银行分行。
唯一提供的具体线索,就是这位约瑟夫。
据说是圣彼得堡的地头蛇,前期参与竞拍收购波罗的海啤酒厂的所有手续,就是这位办的。
“潘先生,久仰大名,我可是听闻了莫斯科那边出了个金融奇才,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将金融街的几家西方银行整垮了几家,难得,在这个年月当真难得。”
约瑟夫一副自来熟的模样。
潘石屹心中却是惊讶。
他在莫斯科的作为,光芒大多被秦远掩盖。
如今,这位远在圣彼得堡的一个普普通通的“联络员”竟然对他在莫斯科的事情知道的如此清楚。
还真是手眼通天。
他却不知,这人就是佩尔科夫给秦远引荐的“内部人员”。
身为克格勃,对于他在莫斯科的展现的能力发挥的作用,又如何能不清楚。
而约瑟夫之所以对他如此客气。
不为其他,就因为远东国际银行如今的声名赫赫。
因为,他此时已经成为了“波罗的海啤酒厂”收购案之中的关键。
波罗的海啤酒厂总资产估值数亿卢布,更握有珍贵的酒类专营牌照。
这笔生意交给运作能力强大的远东集团,每年产生的利润将是天文数字。
而他们这些人,都能够从中分润到巨大的好处。
可以说,秦远团队展现出的能力越强,他们就越加的放心。
此刻见到秦远将潘石屹都派了出来,约瑟夫又如何能不上心,能不兴奋。
一路上,两人交谈颇多。
潘石屹也从约瑟夫手里,拿到了波罗的海啤酒厂的诸多账簿。
上面罗列着波罗的海啤酒厂在圣彼得堡的所有资产。
甚至还有部分灌装厂以及营销渠道,分散在东欧诸多加盟国境内,上面也一字不漏。
账本上看似有着巨大亏空。‘
但是精于金融实业的他,还是一眼就从中看到了诸多问题。
一家远销于东欧,并且只在去年整合而成的啤酒厂。
年产量高达100万千升的大厂。
总资产竟然仅有几千万卢布?
他一眼看出,上面的资产有着诸多与实价有着出入的地方。
但纵使上面的价格都是真的,账簿也是真的。
波罗的海啤酒厂所拥有的酒类专营证,就价值千金。
而这么大的漏。
竞标者竟然只有不到三家。
而另外两家似乎是完全陪跑,连面都没有露,他们远东集团就成为了入围的唯一一家?
这不得不说,太像是一场戏了。
一场专门为他们远东集团合理合法收购波罗的海啤酒厂的大戏。
只不过.
在这其中,秦总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对于这些,他都知道吗?
抱着这样的疑惑,他一路来到了波罗的海啤酒厂。
不过让他意外的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啤酒厂领导们并没有在办公室等着。
反而一个个都在大门口,迎接着他们。
面对着这些人,那位约瑟夫倨傲姿态明显。
似乎他才是上级,这些人都是下级一般。
潘石屹不动声色,看着这场表演。
约瑟夫问道:“米哈伊尔厂长,你们厂的账簿我们都看过了,但是对于波罗的海啤酒厂具体的运营状况,以及所拥有的资产,我们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
“能不能请你们带我们参观参观?”
米哈伊尔笑道:“这不是问题,不过各位一路上也辛苦了,要不要先休息休息,明天再参观?”
约瑟夫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潘石屹:“潘总您的意思呢?”
潘石屹当即答应了下来。
他来圣彼得堡,是有着长远规划的,当然不会在意这一两天。
而且,因为这位“约瑟夫”,收购“波罗的海啤酒厂”已经可以说是进行的非常顺利了。
在入住的酒店。
随行的刘军打量着这座酒店的繁华,笑道:“老潘,我听说咱们住的这座酒店可是有百年历史,当初那位彼得大帝都在这里住过?”
潘石屹笑道:“何止是彼得大帝,苏联的几位建国元勋可都是这里的常客。”
“当年一场格勒保卫战,从1941年一直打到1944年,苏德双方近两百万人伤亡,这座城市每一寸土地上都染着鲜血,飘荡着亡灵。”
“就说我们住的这家酒店,据说当年就是少数没有被空袭和远程大炮摧毁的建筑。”
听着潘石屹说这圣彼得堡过往的历史,刘军也是啧啧称奇,感慨道:
“你说当年的苏联,多有英雄豪气,几辈人鲜血铸就的国家,怎么现在就堕落成这样了呢?”
潘石屹抚了抚金丝眼镜上的雾气,淡淡道:“你也看出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