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权力,不容染指(2/2)
十几分钟左右,卢日科夫推开门,笑着走了进来。
他看向秦远的眼神之中,有着审视以及一丝的疏离。
他刚刚结束的会议上,重点议题之一就是远东国际银行引发的金融风波。
十国银行在莫斯科政商两界的影响力盘根错节,许多官员,包括他本人,都与这些西方银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他很清楚,此时秦远找上门来的原因。
“卢日科夫市长,感谢您在这个关键时刻还能拨冗相见。”
秦远根本没有拐弯抹角,直入主题道:“情况想必您已经了解了,十国银行对我们发起的,看似是一场商业诉讼,但在我看来,这更是一次针对莫斯科良好投资环境的恶意攻击。”
卢日科夫目光微闪,不动声色地端起咖啡杯,淡淡道:“秦先生,反应不必如此过激,事情没那么严重。”
“远东国际银行的发展速度确实惊人,给出的利率也远超市场常规,引起同行的质疑和反应,也在情理之中嘛。”
不,市长先生,您低估了他们的野心。”秦远摇了摇头,身体微微前倾,郑重道: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商业竞争了,而是一场政治斗争。”
“你没注意到最近莫斯科一系列的暗流涌动吗?”
“他们攻击远东国际银行‘不正当竞争’,实质上是在攻击我们为莫斯科市民提供的高息储蓄和便民服务,是在指责您和塔塔夫市长支持的、让市民受益的政策是错误的。”
“他们的真正目标,是通过搞垮我,来打击莫斯科的改革形象。“
“如果一家由市政府背书、成功解决就业、繁荣市场的企业,都能被外国资本轻易用一纸诉状击倒,未来还有哪个投资者敢来莫斯科?”
“您呕心沥血打造的‘奇迹之城’声誉,必将遭受重创。”
卢日科夫心中一跳。
远东国际银行开业当天,他和塔塔夫确实是亲自到场站台了的。
如果远东国际银行真的倒了,那岂不是说他们识人不明,政策失败?
这几乎就是给他们的政敌递刀子。
这已经不是秦远一个人的事了,而是关乎他主政莫斯科的核心政绩。
看到卢日科夫眼神的变化,秦远知道火候到了,立刻递上更实际的筹码:“市长,远东集团直接或间接为莫斯科提供了上万个工作岗位,波罗的海啤酒厂、真维斯、切尔基佐沃市场,每一个都是稳定的税收来源。”
“如果银行受挫,整个产业链的资金链都会紧张,这上万个家庭的生计将会受到影响。”
“更重要的是,”秦远压低了些声音,“切尔基佐沃市场的成功,证明了我们的模式能有效规范黑市、稳定物价、满足市民需求,极大地减轻了市政府的管理压力。”
“这样大好的局面,难道要因为一纸不怀好意的诉状而中断吗?”
卢日科夫沉默不语,正如秦远所说,现如今远东集团早就打上了他卢日科夫派系的烙印。
打压远东,就是在否定他的执政能力。
但他仍在权衡。
远东国际银行的扩张速度确实让他有些不安,那股野蛮生长的力量,似乎有些脱离掌控。
“市长,”秦远适时地缓和了语气,抛出了一个更具诱惑力的愿景,“我计划,在度过此次风波后,将远东国际银行的部分核心总部职能,以及未来成立的啤酒控股集团总部,都设立在莫斯科。”
“想必这将会是您任期内,引进外资、激活民营经济的标志性政绩工程。”
“不过,我现在担心的,其实并非十国银行本身。我担心的是,如果我们在压力下退让,只会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
“今天他们可以用‘不正当竞争’的罪名搞垮我,明天就能用同样的手段,挤压其他本土新兴企业。
“长此以往,莫斯科的金融命脉将被他们彻底垄断。”
秦远的目光如同实质,紧紧盯着卢日科夫:“到那个时候,在莫斯科这片土地上,制定规则的将不再是您和塔塔夫市长,而是那些……西方的银行家了。”
嚯。
卢日科夫猛然抬头。
他握有的权力,绝对不容染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