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不可预知的未来,苏联的四种命运(2/2)
就在秦远为十国银行的反扑而游走在各大势力之间的时候。
旗银行的威廉姆斯将几家最具影响力的西方财团在苏联的利益的决策人,召集在了一起。
房间里烟雾缭绕,气氛凝重。
威廉姆斯,环视着众人道:“各位,现如今远东国际银行已经可以被列为次要威胁了。”
“次要威胁?”
瑞士银行的海里克皱起眉头,“威廉,你是在开玩笑吗?远东国际银行正在疯狂吸走我们目标区域的储户,现在不仅是小银行受到了影响,摩根旗、瑞银皆是如此,要是再不加以遏制”
威廉姆斯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打断道:“就在六月底,我们的人,拿到了中情局(cia)关于苏联局势的最新一份情报评估。”
中情局cia的大名,在座的人又怎么可能没听过。
海里克心中一沉,立刻催促道:“威廉,别卖关子了,报告上到底说了什么?”
威廉姆斯深吸一口烟,缓缓吐出:“中情局根据苏联各地动荡的局势、经济数据、民族矛盾以及……其内部执政群体的动态分析,进行了综合推演,列出了苏联事态发展可能出现的若干情况。”
他伸出第一根手指:“第一种,也是最被看好的可能,苏联发生系统性变革,情报预测波罗的海三国,北高加索几个刺头以及摩尔多瓦,几乎必然会独立出去。”
“而剩下的核心,斯拉夫三国将与中亚五个斯坦国,形成一个由俄罗斯主导的、相对松散的联盟。”
“值得注意的是,这条路线,目前似乎得到了戈氏和叶氏两大派系某种程度的默许甚至是推动,是华盛顿方面认为概率最高的结果。”
“只不过五科蓝那边有了些变动,下月底,我们大统领会前往基辅发表演讲,寻求一个变数。”
听到美国要下场,众人心里立刻有数了。
“那其他可能呢?”有人迫不及待地追问。
威廉姆斯继续说道:“情报上还有两种可能,结果都是当下的苏联渡过眼下的危机,一个是戈氏将所有人团结在了周边,勉强维持住苏联这个联盟框架,渡过眼前这场生存危机。”
“另一个则是苏联之中的保守势力发起政变,最后获得这个国家的权力,以铁腕手段镇压所有分裂势力,苏联一切如旧,完好无损。”
当听到后面这两种可能时,在场所有银行家的脸色都变得不太好看。
如果苏联真的以任何一种形式存续下来,哪怕只是苟延残喘。
他们之前的所有布局,都可能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甚至功亏一篑。
正如威廉姆斯所说,相比于这个,远东国际银行根本都算不上是威胁。
“应该还有第四点吧?”
海里克试探着询问道。
威廉姆斯点点头,“没错,还有第四点。”
他扫视着众人,缓缓道:“第四个可能”
“.苏联迎来暴力分裂,包括五科蓝、俄罗斯等一众加盟国全部独立,苏联分崩离析,我们最大的威胁将荡然无存。”
嘶!
现场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苏联……崩溃解体?
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虽然现在苏联很乱,波罗的海那边不少加盟国闹着独立。
但是苏联的军队常备武装可足足有四百万。
仍然是当今地球最强大的武力国家之一。
这样强悍的实力,会容许那些小国独立出去?
而且包括最核心的斯拉夫三兄弟,都会各自分离?
他们有些不敢相信。
但.
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就太好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美国人在对苏联进行着观察,试图倾覆这个国家。
而苏联内,也有一部分人,正在为这个国家而奔走。
安全委员会会长克留奇科夫此时,正为自己的国家而担心。
美国人能通过庞大的情报网络对苏联的未来进行预判分析。
作为执掌着这个世界上或许最庞大情报机构的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当下苏联已经走到了悬崖边上。
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报告,来自全国各地,内容触目惊心。
经济濒临崩溃、民族冲突加剧、各地分裂主义甚嚣尘上、高层斗争白热化……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不容乐观的未来。
他在犹豫,在痛苦的徘徊。
是继续支持戈氏那条在他看来已经证明失败、并且正在加速国家瓦解的改革路线?
还是……必须采取一些非常手段,力挽狂澜,将这个偏离轨道的国家,重新拉回到它应有的、强大而统一的道路上来?
这个抉择,重若千钧。
正当他深陷于纷乱的思绪中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会长同志,刚刚有人送来一封信,指定要您亲启。”
他的秘书恭敬地递上一封密封信。
“信?”克留奇科夫从沉思中抬起头,有些疑惑地看着那封没有任何标识的信封。
能绕过正常渠道,直接送到他这里,并且让秘书如此郑重其事,送信人的身份绝不简单。
“是谁送来的?”
秘书回答道:“送信人没有表明身份,但根据车辆和行事风格判断,应该来自内务部。”
“内务部?”
克留奇科夫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虽然内务部与他们克格勃共同负责苏联的国家安全事务。
但是两大部门交恶已久。
内务部的人给他送信?
难不成是普戈(内务部部长)?
可为什么不直接打电话,而是以这种方式?
带着满腹的疑虑,他挥手让秘书退下,然后拆开了信封。
但只是看了一眼,他的瞳孔就骤然紧缩。
(本章完)